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石油开采已将逐渐向深海迈进。由于深海海水环境极其复杂,腐蚀性极强,对深海设施典型零部件的结构与抗腐蚀、耐磨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紧密围绕深海水域石油开采工程对相关设施防腐、防磨等的高性能要求,在国家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气层开发”的支持下,提出了一种激光熔覆技术与传统加工工艺相结合的制造方法,以水下连接器核心零件—下法兰为例,对模型重构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耐腐蚀、低成本的CAD模型,并结合CERO平台初步开发了一套适用于深海设施典型零部件的数字化制造系统。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结合深海设施典型零部件的特点,阐述了一种基于深海重防腐的激光熔覆技术,并就其相关工艺参数及工艺材料进行说明。基于对金属材料腐蚀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运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一种适合深海设施典型零部件熔覆涂层的腐蚀模型,初步确定了激光熔覆技术所需涂覆厚度,在结合已有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了参数化方式对熔覆后的模型进行重构,并应用CERO的二次开发技术对模型信息进行提取和保存,为后续的模型信息传递和加工工艺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针对深海设施典型零部件的结构特点,规划了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确定了其加工工艺路线,并基于CERO软件对重防腐典型零部件的工艺信息平台进行开发,为其加工工艺过程提供信息支撑,在此基础上,针对工艺设计效率低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推理的工艺规划方法。初步开发了一套适合于深海设施典型零部件的数字化制造系统,包括模型重构模块、工艺信息库模块、零件加工工艺模块和工艺信息管理模块等,并以水下连接器核心零件下法兰为例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数字化平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和推动基于激光熔覆技术的深海设施典型零部件制造技术,拓展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