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分解菌的筛选、培养及其功能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0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胺作为工业中的重要化工原料,也成为了环境中难降解污染物之一。目前,对苯胺类污染物的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处理苯胺的众多方法中,微生物降解苯胺由于成本低、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而此方法的基础即筛选出可以高效降解苯胺的菌株。本文进行的主要研究包括苯胺降解菌的驯化、筛选分离与鉴定、生长条件优化以及各种因素对降解效率造成的影响。从驯化后的活性污泥中筛选苯胺降解菌,首先在富集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培养,再从富集培养基转接到筛选培养基,最后涂平板、划线分离,纯化培养。结果我们筛选得到一株可在含1000mg/L苯胺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3d后对培养基中的苯胺降解率可达到50%左右的菌株,并对其命名为DK。我们对降解菌菌落观察和革兰氏染色实验,确定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经过ATB细菌检定仪的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测定和基于16S rDNA序列系统树分析,确定了菌株DK属于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 sp.)。菌株通过扫描电镜的观察,外形大多呈杆状,长度在3um左右,宽度小于0.5um,菌与菌之间已发生交联。在LB培养基中通过正交试验的设计,分别考察温度、pH、摇床转速以及苯胺浓度对菌株DK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四种因素中按照对菌株DK生长量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pH>摇床转速>温度>苯胺浓度。分析确定了DK的最优生长条件:温度30℃,pH为8.0,摇床转速250r/min,苯胺浓度0mg/L。无机盐培养基中通过单因素的实验设计,菌株最佳培养时间在54h左右,最适生长温度32℃,最适生长pH为6.0。在此条件下,绘制出菌株DK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曲线。菌株可以在含有较高浓度苯胺的培养基中存活,耐受度达到3500mg/L。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不同温度、pH以及接种量对苯胺的降解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DK降解苯胺的最佳温度和pH分别为32℃和7.0,与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不尽相同。随着接种量增加,苯胺降解越快。在无机盐培养基中,不同的苯胺浓度、不同的金属离子和外加碳源或者氮源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表现为:苯胺初始浓度较低条件下降解较快,较高浓度时降解较慢,表明苯胺不仅是该菌株的碳、氮源,高浓度苯胺也会抑制菌株DK的生长。Fe2+和Cu2+可以促进苯胺的降解,且Fe2+对DK的降解促进效果较佳,优于Cu2+。Cr(Ⅵ)和A13+则抑制DK对苯胺降解作用,其中Cr(Ⅵ)抑制效果尤为突出,可使菌株对苯胺的降解完全停止,原因可能是Cr(Ⅵ)加入后对菌株有致死的效果。外加碳源、氮源的影响结果显示,葡萄糖可以促进苯胺的降解,乳糖、蔗糖与硝酸钠可以抑制苯胺的降解。在三中不同的降解体系,超纯水、自来水、湖水中,自来水中苯胺降解最快,3d后的降解率可以达到87.4%。本研究得到了一株可以降解苯胺的菌种DK,确定了菌株的适宜的生长条件以及各种因素对降解效率影响,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和理论基础。从菌株DK对溶液中苯胺的处理效果可以看出其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其他文献
昆明地区的软土主要为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泥炭,其中强泥炭质土、泥炭全国少见,其极差的工程特性对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梁头接合部位等具有较大危害。对昆明滇池湖
根据中央八项规定中关于“节俭办晚会”的要求,城市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制作又一次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平台、资源、人才、资金相对薄弱的条件下,如何直面激烈的收视竞争成为了亟
目的 总结急诊PCI术中及术后应用欣维宁(通用名盐酸替罗非班)的作用、效果及所需实施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位急诊PCI术的患者使用欣维宁后实施护理措施.结果 减少了术中、术后
CH4和N2O是仅次于C02的两种重要温室气体,他们对全球变暖的贡献分别占全部温室气体总贡献的20%和5%~7%。并且,CH4和N2O的单分子增温潜势远大于CO2,分别约为CO2的56倍和280倍。
近代以来,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技术生存逐步替代了自然生存。技术生存不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深刻改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技术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