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补益阳明经气”法治疗35岁以上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为丰富针灸治疗黄褐斑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把符合标准的黄褐斑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为针药结合方案,对照组为指南药物方案,4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本研究对以上黄褐斑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期(即第一疗程结束)、治疗结束及随访期进行黄褐斑面积及严重指数(MASI)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焦虑量表(HAMA)评分,试验期间对所得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统计,最终得出结论,从而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MASI评分、HAMA评分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MASI总分:试验组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中期与治疗结束、治疗前与随访期评分均P<0.05,治疗结束与随访期评分比较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前与随访期评分均P<0.05,治疗中期与治疗结束、治疗结束与随访期评分比较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中期、治疗结束评分均P>0.05,随访期评分比较P<0.05。面积评分: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前与随访期均P<0.05,治疗中期与治疗结束、治疗结束与随访期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中期、治疗结束均P>0.05,随访期评分比较P<0.05。颜色深度评分:试验组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中期与治疗结束、治疗前与随访期评分均P<0.05,治疗结束与随访期评分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前与随访期评分比较均P<0.05,治疗中期与疗结束、治疗结束与随访期评分比较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中期、随访期评分均P<0.05,治疗结束评分比较P>0.05。颜色均匀性评分:试验组组内比较治疗中期与治疗结束、治疗前与随访期评分均P<0.05,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结束与随访期评分比较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结束与随访期评分均P<0.05,治疗中期与治疗结束、治疗前与随访期评分比较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中期、治疗结束评分均P>0.05,随访期评分比较P<0.05。3.HAMA评分:对照组躯体性反应评分治疗前后对比P>0.05,对照组其余各项评分、试验组各项评分组内比较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总评分P<0.05,其中精神性焦虑反应评分比较P<0.01,躯体性焦虑反应评分比较P>0.05。4.疗效评价:治疗中期试验组有效率70%,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疗效对比P>0.05;治疗结束试验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疗效对比P>0.05;随访时试验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53.33%,两组疗效对比P<0.05。结论:1.从“阳明脉衰”论治35岁以上女性黄褐斑患者临床有效。2.从“阳明脉衰”论治能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尤其是精神性焦虑方面。3.从“阳明脉衰”论治方案对比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两者总体疗效相当,但前者在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控制复发、安全性方面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