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国生育政策几度调整,居民生育意愿总体不高,甚至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社会已进入了“低生育陷阱”。本研究选取了“生育意愿”中的一个指标——“意愿生育数量”来探讨家庭经济与住房条件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 通过对2013年CGSS数据进行泊松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和分析,本研究发现:从总体上来看,家庭经济因素对居民的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居民的个人年收入和家庭年收入越高,其意愿生育数量就越少。同时,住房条件对居民的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当居民的现套内住房面积越大,其意愿生育数量就越多。但这种影响在一定区间内是存在波动的:居民个人年收入在17190元以下的,其生育意愿要显著高于个人年收入在17190-50000元之间的居民;家庭年收入在57481以下的,其生育意愿要显著高于家庭年收入在57480-100000元之间的居民;现套内住房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上的,其生育意愿要显著高于住房面积在42-80平方米之间的居民。 家庭经济与住房条件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尽管总体上来看,个人年收入、家庭年收入和现套内住房面积对居民的生育意愿存在显著影响,但经分析发现,这三个变量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对男性的生育意愿虽然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但统计结果并不显著。 鉴于我国当前社会有陷入“低生育陷阱”的风险,本文通过探讨家庭经济与住房条件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发现了经济收入与住房面积大小对于影响居民生育意愿乃至生育决策的重要性,呼吁国家颁布相关的家庭政策,以保障和鼓励居民的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