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是我国的特有珍稀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景观利用价值。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大面积人工栽培,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现已经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榉树叶片发育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上表皮结构特殊。成熟叶上表皮细胞层数表现出异质性,即在某些区域上表皮细胞有两层,上层为普通表皮细胞,在其下面尚有一层细胞形态较大、染色较浅的细胞。下表皮具有两种类型的毛,一类为头部为圆球形的较短的腺毛,随着叶片的成熟,腺毛逐渐脱落; 另外一种为较长的刚毛,不脱落。秋季叶色不同的个体,下表皮的毛被有一定的区别。这些性状使得榉树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气孔密集分布在下表皮,气孔器没有副卫细胞,只是在其周围有几个不规则的普通的表皮细胞,属于无规则型。叶肉细胞为典型的异面叶,部分叶肉细胞内有晶簇存在。秋季叶色不同的个体,叶片发育过程中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所不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研究的结果表明,秋季叶色不同的个体,其叶肉细胞质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内含物的积累情况都有所不同。秋季叶片呈红色、棕红色或米黄色的叶片,质体内积累了大量的淀粉或脂滴; 而秋季叶色保持绿色的个体,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基粒片层结构稳定。榉树的木材为典型的环孔材,早材与晚材区别明显。其中早材具较大的近圆形的复管孔,晚材管孔则呈多角形。轴向薄壁细胞在早材和晚材中的分布有所差异,在早材中形成明显的傍管型环管状,而在晚材中与维管管胞和小导管分子共同构成波浪状弦向带。薄壁细胞内含有被染成深色的内含物和晶体物质。木纤维细胞在早材和晚材中的分布也有差异,其中早材中分布较少,晚材中分布较多。木射线为单列或多列的异型射线,由横卧细胞、方形细胞和直立细胞共同构成。在心材中的木射线细胞内通常由淀粉粒的积累,部分木射线也具有被染成深色的内含物及晶体物质。对榉树年轮宽度变化进行测量统计的结果表明,榉树在前30年左右生长迅速,平均年轮宽度为3.75mm,30年后,榉树的生长速率急剧下降,平均年轮宽度只有1.17mm。这意味着榉树用材林的成熟采伐年限为30年左右。榉树在受到人为创伤后,通过靠近创口部位的基本组织向导管等组织中分泌粘性物质,以及形成侵填体两种反应机制逐渐形成保护屏障,避免窗口的扩大和有效防治病菌的侵入。榉树对创伤反应的能力,因受到创伤的季节不同有明显的差异。1月下旬和2月下旬对榉树进行创伤处理一周后,创口附近的各类组织的细胞对创伤的反应都很微弱,因而早材的导管、晚材的管状分子以及轴向薄壁组织和木射线细胞易受到真菌的侵害。但在4月下旬对榉树进行创伤处理一天后,就有不定形胶状物质和酚类物质在创口附近的木材组织细胞中沉积,创口附近的各类组织没有受到真菌的侵入。榉树种子在发育过程中形成大量的空瘪粒,结实率只有5%左右。实生苗生长量个体之间的差异大,不宜用实生苗进行规模化造林。扦插是规模化繁殖榉树优良无性系苗木的有效途径。1-3生实生苗的健壮枝条扦插成活率>大树的萌孽枝条扦插成活率>大树上部枝条扦插成活率。外源植物激素能够明显提高扦插成活率,不同激素种类对扦插生根的效果不同。冬季硬枝扦插效果好于春插和夏插,是快速繁殖优良无性系的最佳途径。通过广泛调查,榉树叶色变化至少可以分为四个大的类型:1)秋季叶色呈深红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