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对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公司业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实证的方法考察财务困境带来的是成本还是收益,对财务困境成本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丰富成果,但是对财务困境收益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在对财务困境的研究综述中,我国学者较多用到的是财务困境的正面效应这个概念。文章中对于财务困境成本与收益的概念作了介绍,并且界定了本文所要研究的正面效应的定义。本文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特征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股权结构方面,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国有股和法人股所占比例过大且不能流通,股权过于集中,社会公众股不能起到治理作用。负债方面,上市公司主要的债权人之一银行,其实质最终控制人为政府,因此,这方面的债权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力较弱。公司治理方面,公司治理机制尚不完善。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破产机制不健全。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面临财务困境时有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发展方向。文章从两个角度分析了财务困境的正面效应,第四章,理论分析,宏观方面,财务困境可能促使企业组织、管理和结构的变化,使企业的资源向更能产生价值的地方流动等,从而引起社会财富的合理转移。微观方面,困境中的企业会得到政府支持;由于困境中自由现金流量的不足,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及经营成本会下降;经过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在困境期间重新调整企业的长期战略;即使在财务困境的后期,壳资源的稀缺性也会吸引市场上的接管者,促使各利益相关者更加积极地支持企业。第五章中通过总结实际案例,说明上市公司积极的解困措施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正面效应,包括措施本身以及措施的实施所连带的好处,例如公司治理状况的改善,资产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提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