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转移酶1在胰腺癌DNA甲基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uangto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美国,每年新增胰腺癌病例约27000例,年死亡病例约26000例,其死亡率位居肿瘤死因的第四位;在中国,胰腺癌也位居肿瘤死因前10位。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转移,失去根治性手术切除时机,5年生存率低,预后极差。尽管胰腺癌的发病形势日益严峻,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但目前关于胰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还未完全阐明。这大大限制了胰腺癌治疗领域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深入探讨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寻找早期诊断与治疗胰腺癌的新途径。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型发生可遗传性的变化。其作用机制是通过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调控细胞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位置表达适当的基因,从而控制细胞的增殖、分化。表观遗传编码紊乱常常参与肿瘤的发生。DNA甲基化是重要的基因表观修饰方式之一。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DNA甲基化是在DNA甲基转移酶(DNAmethyltransferases,DNMTs)的作用下使CpG二核苷酸5′端的胞嘧啶转变为5′甲基胞嘧啶。哺乳动物体内的DNMTs家族包括DNMT1,DNMT2,DNMT3a和DNMT3b。其中,DNMT1主要负责维持DNA甲基化。在肿瘤基因组中,DNA甲基化改变总的特征是广泛低甲基化和部分区域的高甲基化共存。最近研究发现DNMTs的异常激活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包括胰腺癌。DNMTs的异常激活与胰腺癌之间的密切关系提示,它可能成为胰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有研究表明多个胰腺癌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与DNMT1蛋白表达相关,同时发现在胰腺导管上皮内瘤变向进展期胰腺癌的发展过程中,DNMT1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靶向性沉默DNMT1基因可以使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等细胞的多个抑癌基因去甲基化,同时伴有这些抑癌基因的重新表达。在结肠癌细胞中靶向性沉默DNMT1和DNMT3b基因的表达可以引起细胞总体甲基化水平下降95%,引起多个抑癌基因的重新表达,有效抑制了结肠癌细胞的生长。理论上,阻断DNMT1活性将会使抑癌基因启动子CpG岛去甲基化,促进抑癌基因的表达。因此,它极有可能成为胰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近几年来,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由于可以高效、特异地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展示出了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基于RNAi技术的肿瘤靶向基因治疗蓬勃发展并已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课题将DNMT1作为研究切入点,首先,研究DNMT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评价其在胰腺癌中患病风险评估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其次,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DNMT1基因,观察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第三,检测沉默DNMT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DNMT酶活性和DNA甲基化的影响,深入探讨DNMT1 siRNA干扰抗肿瘤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包括五部分内容,分述如下。一、人胰腺癌组织中DNMTs基因的表达目的:检测在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DNMTs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DNMTs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2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5例正常胰腺组织,采用Real-time RT-PCR法(SYBR GREEN法)检测上述来源组织中DNMTs(包括DNMT1、DNMT3a和DNMT3b)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以正常胰腺组织为对照,22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NM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2(1.17-5.17)和0.78(0.07-3.14),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24);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NMT3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41(0.38-41.95)和2.00(0.22-24.88),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22);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NMT3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78(0.36-43.78)和4.23(0.12-18.51),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25)。结论:胰腺癌组织中DNMT1,DNMT3a和DNMT3b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表明DNMTs基因的异常激活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二、人胰腺癌组织中DNMT1蛋白表达与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检测DNMT1蛋白在人胰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DNMT1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3月长海医院手术切除的30例胰腺癌患者的胰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为胰腺导管腺癌。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streptavidin peroxidase,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DNMT1蛋白表达。胞核染色判定为阳性。每张切片在高倍镜视野下,随机计数至少500个细胞,计算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率,无肿瘤细胞核着色者为阴性。结果:DNMT1在胰腺导管细胞癌细胞核染色,阳性细胞为棕黄色。在非肿瘤细胞中偶见阳性细胞。胰腺癌中DNMT1表达阳性率54.5%±21.2%,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为10.9%±15.0%,有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肿瘤细胞中阳性率是否高于平均值,分为高表达组(19例)和低表达组(11例)。分析DNMT1蛋白表达强度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提示DNMT1表达强度和临床分期(x~2=6.897,P=0.029)、淋巴结转移(x~2=4.739,P=0.029)、神经浸润与否(x~2=5.44,P=0.020)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分化、血清CEA和CA199浓度无关。结论:DNMT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较胰腺癌旁组织高,胰腺癌组织中DNMT1高表达在胰腺癌的侵袭力、淋巴结转移和神经浸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三、DNMT1 siRNA对胰腺癌细胞DNA甲基化的影响目的:检测DNMT1 siRNA干扰对胰腺癌细胞株DNMT酶活性的作用,明确DNMT1 siRNA对胰腺癌细胞株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DNMT1 siRNA瞬时转染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siRNA(15nM)组、阴性siRNA(30nM)组、DNMT1(15nM)组和DNMT1 siRNA(30nM)组。转染48h后收集细胞,抽提总RNA和蛋白质。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DNMT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评价DNMT1 siRNA干扰的沉默效率;采用DNMT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DNMT1 siRNA瞬时转染对细胞DNMT酶活性的影响:转染48h后提取各组细胞DNA,并进行亚硫酸盐处理。针对hMLH1和RAR-β基因进行亚硫酸氢盐测序PCR(BSP)。回收纯化目的产物,将其分别连接pMD18-T载体,氯化钙法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在含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培养进行蓝白斑筛选。对挑选的菌落进行PCR鉴定后摇菌,菌液送检测序,计算其启动子甲基化位点的变化情况。结果:Real-time RT-PCR检测显示DNMT1 siRNA(15nM)组(RQ=0.573±0.026)和DNMT1 siRNA(30nM)组(RQ=0.143±0.044)DNMT1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RQ=1.020±0.217)、阴性siRNA组(15nM)(RQ=0.900±0.475)和阴性siRNA组(30nM)(RQ=0.938±0.327)(均P<0.01);Western-blot检测显示DNMT1siRNA组(15nM)和DNMT1 siRNA组中DNMT1蛋白的表达低于其他各组:DNMT酶活性检测显示瞬时转染DNMT1 siRNA后DNMT1 siRNA组(15nM)和DNMT1siRNA(30nM)组DNMT1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胰腺癌PaTu8988细胞瞬时转染DNMT1 siRNA后hMLH1和RAR-β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低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NMT1 siRNA能特异性、高效抑制胰腺癌细胞DNM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DNMT1 siRNA干扰能显著降低胰腺癌PaTu8988细胞DNMT酶活性,并能使胰腺癌细胞hMLH1和RAR-β基因启动子部分去甲基化。四、DNMT1 siRNA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目的:探讨DNMT1 siRNA靶向性沉默DNMT1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其相关基因CDKN1A mRNA的影响,明确DNMT1 siRNA对胰腺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法DNMT1 siRNA瞬时转染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采用WST-8法测定各组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NMT1 siRNA干扰对胰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DNMT1 siRNA干扰对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N1A 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WST-8法检测显示siRNA干扰48h后,阴性siRNA(15nM)组、阴性siRNA(30nM)组、DNMT1 siRNA(15nM)组和DNMT1 siRNA(30nM)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6.3%±8.2%,76.6%±7.3%,82.9%±5.8%和63.1%±14.2%,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00%±12.0%(P<0.01);DNMT1 siRNA(30nM)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siRNA(15nM)组和阴性siRNA(30nM)组、DNMT1 siRNA(15nM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DNMT1 siRNA(15nM)组和DNMT1siRNA(30nM)组均出现G2/M期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siRNA(15nM)组和阴性siRNA(30nM)组(均P<0.05)。siRNA干扰后,DNMT1 siRNA(30nM)组CDKN1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RQ=54.918±5.774)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RQ=1.050±0.363)、阴性siRNA(15nM)组(RQ=5.185±0.165)、阴性siRNA(30nM)组(RQ=7.352±0.074)和DNMT1 siRNA(30nM)组(RQ=5.761±0.271)(均P<0.05)。结论:转染DNMT1 siRNA能诱导胰腺癌细胞G2/M期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同时,上调了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N1A mRNA的表达。五、DNMT1 siRNA对胰腺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影响目的:探讨DNMT1 siRNA靶向性沉默DNMT1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Bel-2和Bax mRNA表达的影响,明确DNMT1 siRNA对胰腺癌细胞凋亡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DNMT1 siRNA瞬时转染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NMT1 siRNA干扰对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DNMT1 siRNA干扰对抗凋亡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 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空白对照组、阴性siRNA(15nM)组、阴性siRNA(30nM)组和DNMT1(15nM)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51%±1.12%、9.45%±0.98%、8.84%±1.44%和10.01%±0.66%,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DNMT1 siRNA组的凋亡率为14.94%±2.89%,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siRNA干扰48h后,空白对照组、阴性siRNA(15nM)组、阴性siRNA(30nM)组、DNMT1 siRNA组(15nM)和DNMT1 siRNA组(30nM)的抗凋亡基因Bcl-2 mRNA相对表达量(RQ)依次为1.004±0.108,0.817±0.074,0.672±0.016,0.522±0.050,1.143±0.386,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DNMT1 siRNA组促凋亡基因Bax mRNA相对表达量(RQ=8.000±0.579)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RQ=1.021±0.219)、阴性siRNA(15nM)组(RQ=1.372±0.199)、阴性siRNA(30nM)(RQ=2.636±0.387)和DNMT1 siRNA组(15nM)(RQ=1.316±0.116)(P<0.05)。结论:转染DNMT1 siRNA能够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增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通过上述研究,本课题得出以下结论:1、胰腺癌组织中DNMT1、DNMT3a和DNMT3b mRNA较胰腺癌癌旁组织表达高。2、DNMT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胰腺癌组织中DNMT1高表达与胰腺癌的侵袭力、淋巴结转移和神经浸润相关。3、DNMT1 siRNA干扰能显著降低胰腺癌细胞的DNMT酶活性,并能使胰腺癌细胞hMLH1和RAR-β基因启动子CpG岛部分去甲基化。4、DNMT1 siRNA干扰抑制了胰腺癌细胞的生长,促使胰腺癌细胞出现G2/M期细胞周期阻滞,上调了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N1A的表达。5、DNMT1 siRNA干扰能够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增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全文总结:DNMT家族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DNMT1的活性与多种胰腺癌相关的基因高甲基化相关。通过干扰DNMT1的表达可对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产生显著的影响。本实验结果为DNMT1成为胰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奠定了实验基础。DNMT家族其它成员的作用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明确。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4所普通住宿制高中学生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施测。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普通高中住宿生心理健康水平
目的:筛选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相关基因中miRNA结合靶点内的基因多态并验证其与HCC发生的关联性进而探讨其中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1)利用生物信息学
滑坡稳定性评价是在对地质体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滑坡作用机理的研究,从而得出的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本文研究了滑坡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论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为了探讨营养状况对家禽下丘脑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影响,选用来自同一父母代的樱桃谷鸭为研究对象,按营养状况分成4组:对照组(Ⅰ组)、低蛋白组(Ⅲ组)、低能量组(Ⅳ
肿瘤是一种多步骤基因组改变的疾病。至目前,对肿瘤基因组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蛋白编码基因,而对有功能的非编码序列之改变的认识很缺乏。miRNA是近年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非
李京华教授是河南省文的考古研究所从事冶金技术考古研究一生的专家.50年来,他在考古领域以研究冶金铸造技术为中心,干了一辈子,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145篇,可谓著作
通过分析目前《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教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探讨了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和体会,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