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桩竖向受力及温度应力分析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j108580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的不断建设,上部结构对基础的承载力要求越来越高,桩基础以其优越的承载能力、良好的适应性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针对桩基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桩承载性状的分析上,对于群桩基础的受力特性及其温度特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应的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本文比较深入的研究了各施工阶段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的受力特性,并对灌桩后桩身温度场和温度应力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根据某桥群桩基础布置形式和桩周土层分布情况制定现场试验方案,进行了现场试验,实测各施工阶段荷载作用下桩身应变、桩端和承台底压力变化情况。对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了各施工阶段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桩端反力、承台底反力的分布规律。(2)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了该群桩基础的三维仿真模型。桩土均采用SOLID45单元,桩体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土体采用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来模拟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土受力情况。将模型数据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3)实测混凝土浇筑后桩身温度变化情况,并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群桩基础模型,对混凝土浇筑后的第1d、2d、3d、4d、5d、6d、7d、8d、30d、60d、90d、150d进行温度场和温度应力仿真模拟,分析了混凝土不同入模温度对桩身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土木工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出现疲劳、损坏或遭遇突然的灾害,会造成财产、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进行有关重大土木基础设施的安全健康监测和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内的细胞时刻处于复杂的力学环境中,细胞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力学特性,可以抵抗内部和外界环境的刺激。研究表明,细胞的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变化,
轻钢结构因其具有重量轻、外形美观、制造方便、施工快捷、质量可靠、建设投资回收快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门式刚架大多由变截面构件组成,且构件的腹板一般很薄,允
随着爆破技术在露天矿开采中的大量应用,爆破振动作用对矿山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爆破振动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当作用在边坡上时会有一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