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的证候分型规范化研究,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与中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自身要求和必然,目前是中医学界多数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如何能找到一个结合点去规范化,却是一个难点。我们以腰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与CT诊断相关性研究,进一步规范、细化腰间盘突出症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本文从微观与宏观角度结合,通过文献研究、临床问卷调查,提出细化腰间盘突出气滞血瘀型分型的新思路。
方法:采用病证结合和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方法[1],依据相关文献,建立腰间盘气滞血瘀型临床调查表,将收集的120例腰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按不同临床症状分为三组,三组均进行了CT扫描,采用数理统计,进行数据处理,运用T检验、相对数、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腰间盘突出气滞血瘀型三组与CT诊断三型的相关性。
结果:1.腰间盘突出气滞血瘀型三型与CT诊断间盘矢状径指数S1有相互对应关系。2.结合气滞血瘀型三型与CT诊断相互对应关系,来规范和细化腰间盘突出气滞血瘀型分型。
结论:腰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可细化为轻、中、重三型:(1)腰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Ⅰ度与CT诊断矢状径指数S1<25%为轻型,(2)腰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Ⅱ度与CT诊断矢状径指数S1<45%为中型,(3)腰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Ⅲ度与CT诊断矢状径指数S1>45%为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