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式匹配和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n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侵检测作为一种主动的安全防护手段,为主机和网络提供了动态的安全保障。它不仅检测来自外部的入侵行为,同时也对内部的未授权活动进行监督。利用网络协议的高度规则性,采用协议分析的方法,结合优秀的模式匹配算法,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入侵检测系统中准确性与实时性之间的矛盾。首先,本文在研究现有入侵检测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将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两种方法相结合,提出模式匹配和协议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思想,相对于传统的模式匹配检测技术,有效的减少了匹配检测的计算量、误报率和漏报率。其次,在深入研究入侵检测系统常用的BM模式匹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模式匹配算法,提高了匹配效率。将新一代的协议分析方法应用到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中,给出了基于模式匹配和协议分析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本系统通过Winpcap实现了数据包的高效捕获,引入预处理模块解决协议解码、数据包分片重组、数据流分段重组问题,详述了基于Snort的规则解析,对基于Snort的规则划分和规则链表的生成进行了改进,在协议分析模块详细地探讨了IP、TCP、UDP协议的分析过程。在响应模块给出了被动响应和断开TCP连接、发送ICMP报文等主动响应两种响应方式。测试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其他文献
Web日志挖掘是从服务器端纪录的用户访问日志或从用户的浏览信息中抽取感兴趣的模式。利用Web日志挖掘,我们可以知道用户对网站的浏览模式,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理解用户
信息化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数字化电子手册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数字化电子手册不是纸质手册内容的简单再现,它是利用了计算机能够海量存储、
渲染是动画制作的重要步骤,目前国内该行业基本上是单机孤岛式的制作方式,由于没有基于网络环境的分布式资源管理、渲染节点的故障检测、排除和渲染文件分散存储的软件系统,
嵌入式计算、网络、传感器和无线通信四大技术孕育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包含大量的自组织成多跳无线网络的分布式传感节点,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传
数据流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数据流处理技术的广泛研究。数据流频繁模式挖掘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在商务决策、知识库的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数据流本身动态多变、
服务发现协议(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SDP)是解决终端设备如何发现和获取网络中服务的协议。该协议让用户和应用程序,在没有预先配置的情况下,就可以自动定位服务,使用
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信息安全、遥感图像处理、生物信息学、智能交通、智能安防和医疗服务等领域。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运动目
生物体特征识别技术使用了人体本身所固有的生物特征,与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完全不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脸自动识别技术作为生物特征
随着计算机处理对象越来越复杂,所要求软件的功能就相应地要越来越强,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尤为重要,软件测试是其重要保障。而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非负矩阵分解是一种新兴的能够保持数据非负性的非监督机器学习技术。传统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实现非负约束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只在迭代过程中使用矩阵乘法、矩阵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