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深度脱硫无负载纳米硫化钼催化剂的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r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柴油需要进行深度脱硫。为此,本文以水热合成粉体法为主、高温氢气硫化氢气体还原MoO3法为辅制备了用于深度脱硫的纳米氧化钼粉体和6种新型无负载纳米硫化钼粉体催化剂。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2物理吸附(BET)、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Raman)、透射电镜(TEM)和EDS分析表征了所制备的纳米硫化物催化剂的物相结构、比表面积、平均颗粒尺寸结构、微观形貌、尺寸分布和组成分布。本文首次成功地获得了物相结构从无定形到斜方六面体结晶、平均颗粒尺寸在30~40nm、比表面积高达412m2/g、纤维平均长度为30~40nm、直径约为2~3.5nm、堆垛层数(slab)小于8的高度分散、高纯度的纳米硫化钼催化剂粉体。并系统地研究了水热处理温度和反应时间、前驱体的浓度配比、pH值、MoO3前驱体的种类等反应条件对硫化钼生长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制成的MoS2微晶纤维极易弯曲变形、缺陷多、容易得到大量的催化活性位,易于满足柴油深度加氢脱硫的要求。
其他文献
高等植物四吡咯分子包括:叶绿素、血红素和西罗血红素等,它们对植物光合作用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植物基因功能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其中叶绿素和西罗血红素合成代谢的两个
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是化学反应体系中某些物质分子,如反应物质、中间体或者生成物吸收了反应释放的能量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然后再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产生的光辐射
单壁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结构特性、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当前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自从1993年发现单壁碳纳米管以来,有关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提纯以及结构表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寻找合理有效的催化剂及碳源是大规模制备质优价廉的单壁碳纳米管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本文采用电弧放电法,利用不同高含碳固体为碳源,铁的化合物为催化剂,探讨了制备条件、原料、催化剂等对制备单壁碳纳
氮素是生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一些辅因子等含氮化合物的重要组分,它的代谢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广泛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中。而氨(铵离子)是被生物体吸收的最为经济有效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