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导师“以通为用”思想为指导,采用口服西药+电子灸与单纯口服西药分别治疗肾虚寒凝型尪痹患者,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通过探究电子灸治疗肾虚寒凝型尪痹的作用机制,为该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疗效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寒凝型尪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灸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子灸灸疗患者大椎穴、腰阳关穴、肾俞穴治疗,两组的观察时间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详细记录、评估、计算患者的压痛关节数目(TJC)、肿胀关节数目(SJC)、C反应蛋白(CRP)、DAS28评分、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运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在研究过程中灸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中止1例,最终符合纳入本课题研究条件的病例总共有58例,灸疗组29例,对照组29例。1.经治疗后,两组TJC均较前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两组TJC进行组间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后,两组SJC均较前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两组SJC进行组间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治疗后,两组CRP均较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CRP进行组间比较,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均较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进行组间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经治疗后,两组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均较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组间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电子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肾虚寒凝型尪痹能显著降低其TJC、SJC、DAS28评分、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分级量表评分,且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组。2.电子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肾虚寒凝型尪痹患者能显著降低其CRP,但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无差异。3.电子灸联合常规西药在改善肾虚寒凝型尪痹患者其主观症状优于单纯西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