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的快速发展,国际金融资源跨地区流动加速,金融机构也呈现出重组并购趋势,金融资源向某一区域集聚现象愈加明显。我国金融产业在经济发展快的地区高度集中,与此同时,这些地区的创新活动比其他区域更为活跃。因此,金融集聚、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可能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本文在对既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使用30省市1993-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省域金融集聚程度测度后,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为充分考察空间集聚因素与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将采用不同的方法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空间溢出视角下金融集聚、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空间关联的影响机制,得出三者之间影响关系的结论。章节安排为:第一章为绪论,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以及本文主要的创新点;第二章为国内外文献综述与本文问题的提出;第三章为金融集聚、区域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第四章为金融集聚的测度与空间关联性分析;第五章为金融集聚、区域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第六章为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在考察期内,各省市经济增长过程存在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而且相关性的大小基本保持不变。金融集聚过程和区域创新活动也呈现一定的空间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性逐渐增大。第二、金融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活动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型和空间异质性。第三、经济增长尽管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但各省市当前的经济增长也会受前期的影响,即存在一定的经济惯性。第四、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均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但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之间的长期关系却并不稳定。金融集聚和区域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的因,经济增长也会反过来影响金融集聚,但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同时,金融集聚可以促进区域创新,但区域创新对金融集聚的影响却并不显著。第五、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所倡导的增长机制依然决定着我国各省市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地区经济增长离不开要素的积累与投入,劳动力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促进各省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