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激励条件下的兰姆波时域信号参数估计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m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姆(Lamb)波是一种在板状或层状结构中传播的弹性波,具有传播距离远、对损伤敏感等特点。因此,Lamb波技术被认作实现损伤快速检测的有效手段。然而,Lamb波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是,Lamb波的频散特征和多模特性使得信号处理及数据分析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因外部环境导致的Lamb波传播行为改变会导致检测方案失效。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窄带激励作用下的Lamb波时域信号波包模型和信号参数估计方法,以解析的形式揭示了信号中波包特征与理论频散曲线、传播距离间的关系,并利用其关系研究了(准)各向同性板材的表面损伤定位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于Lamb波的二阶频散理论,提出了时域信号的波包模型,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模型考虑两种情况:初始激励以单模态传播和由模态转换现象引起的双模态传播。在模型推导过程中,明确地给出了模型参数、传播距离、频散特征之间的解析关系。在时-频域内,通过实验信号或(和)数值模拟信号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利用信号波包模型,将信号处理过程中的反卷积问题转化为参数估计问题。为解决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简写EM)算法的Lamb波信号处理技术,用于对信号参数进行估计。通过合成信号,对该信号处理方法的收敛性、抗噪声能力以及参数估计结果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同时,利用实验测量信号或(和)数值模拟信号,验证了单模态传播模型中各参数与传播距离、频散特征间的关系,并利用其关系提出了一种从信号中提取模态频散特征的方法。
  采用提出的信号处理工具,对模态转换的波包模型进行了定量验证,并针对模态转换信号改进了椭圆定位法;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对基于模态转换信号参数进行多损伤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同时,通过实验方法进一步对波包模型以及多损伤定位方法进行了验证。
  采用双面粘贴的压电晶片作为传感单元,根据前期验证结论提出了一种免基准线损伤定位方案:该方案基于稀疏阵列传感系统,并且无需提前获知被测结构的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在参数未知的准各向同性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板中进行了实验验证。
其他文献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蜘蛛网无情查封了你的灶台,你是否依然怀着感恩的心相僖未来?  当绝望将希望一次次扑进生活的阴沟,希望正在等待痛彻心扉的涅槃,你是否相信绝处逢生春暖花开?  当复杂的世界把爱腐蚀得遍体鳞伤,人格崩溃的钟声即将敲响,你是否心怀憧憬以道德作为行动的坐标?  余秋雨曾在《吾家小史》一书中写到.“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在这个存在功利的的社会,有时我们似乎
期刊
摘要:艺术作品百花齐放的时代下,舞蹈艺术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何打造优秀的舞蹈作品,需要舞蹈表演充分展现舞蹈艺术。而舞蹈艺术的提升关键在于舞者的舞蹈感觉。对此,本文首先对舞蹈感觉的形成做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舞蹈感觉的内涵,最后总结舞蹈感觉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舞蹈艺术;舞蹈感觉;影响因素  前言:  作为舞蹈艺术中的组成部分,舞蹈感觉是舞者表演中所传递出的一种情意表达,也是一种艺术美感,可丰
期刊
三支决策模型通过接受决策、延迟决策和拒绝决策实现对不确定或不完整信息的决策,是一种符合人类认知方式的决策模型。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充满了不确定性,将三支决策模型推广到各领域解决相应的不确定性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针对直觉模糊环境下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三支决策模型并讨论其相关性质,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为实现对含直觉模糊代价和直觉模糊属性值的不确定性问题的决策,本文从积极角度和消极角度构建了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考虑到因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从不同角度决策的决策结果不一致,将影响模型
摘要:D学院是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但是从就业情况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存在一部分毕业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差,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现有的问题主要集中于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规划脱离实际情况,过于着重于理论教学和课堂教育,忽视实践教学,无法做到学以致用。相较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综合性大学,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高校更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以组建“过儿”英语学习朋辈辅导班为例,通过描述“过儿”英语学习朋辈辅导班的成立背景、规划实施、收获成效、特色亮点,体现朋辈榜样对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过儿”英语学习朋辈辅导班的有效实践,探索朋辈榜样对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质性途径和可实施方案,明确下一步改进的计划。  关键词:朋辈榜样;高校;学风建设  一、朋辈榜样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研究背景  为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期刊
摘要:本科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基础性载体。深入地梳理包装设计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课程特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育精神、正确审美观念、人文素养等社会主义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提高了学生的思政觉悟,实现了文化自信、民族意识自信。  关键词:课程思政;包装设计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深
期刊
摘要:在OBE教育模式下,研究并探讨了基模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作用,借助SPOC课程尝试翻转课堂互动教学,在课程讲授中挖掘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理念潜移默化融入教学,同时将双向反馈理念和方法贯彻课程始末,以期不断建设并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关键词:OBE;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基模理论  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最早出现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肩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僅要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工作,还要积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育人成效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建议高校辅导员加强自身队伍建设、重视思政理论研究、创新思政工作方法、发挥第二课堂活动载体和构建网络思政载体等措施,
期刊
摘要:近年来,对外汉语学科教学中,“词本位”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体现在教材中就是我们仍旧可以看到的“生词表”和“词汇单位”。而与字本位不同的是,词本位是一种学者们从西方语言学家的研究中引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并将其融入到汉语中,词本位的思想与西方的语言学家们相对同步,而对于汉语教学本身也有利有弊。在汉语教学中,当词作为教学单位时,可以直接采用翻译成媒介语的手段来进行讲授,词本位普遍被称作是一种适合教学
期刊
气体与液滴之间的传热、传质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现象及工程应用中。如:湿沉降、雾化燃烧、携液气力输送过程等。这些物理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现象是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多着眼于气体与液滴的相互作用,极少涉及液滴的内部流动及其对传质的影响。
  本文对气流场中并列分布的不均匀液滴/液体圆柱吸收二氧化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含有二氧化硫的空气流经并列分布的不均匀液体圆柱,液体圆柱的表面会发生气流的附着和边界层分离现象。气液界面上会出现剧烈的动量传递,主流作用于界面上的正向剪切应力和回流区形成的负向剪切应力诱发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