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后”作家是指一个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写作群体。从2007年《诗选刊》首次集中推出“90后”文学作品,“90后”写作者作为一股新兴的文学力量,他们的作品正越来越受到批评界以及各类文学刊物的关注与青睐。从“90后”文学概念诞生开始,至今已走过十数年的历程,“90后”小说作为它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其进行的批评和解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比起数量众多、质量混杂的“90后”小说,这样的工作显然还不够。再加上“90后”作家内部也有分化:一部分作家和“80后”畅销书作家一样与消费时尚结合,另一部分仍然坚持纯文学写作。而《人民文学》《上海文学》《作品》等文学刊物是目前公认的传统纯文学刊物,以这些文学刊物为阵地的“90后”作家,他们的创作更具有文学价值。因此,研究文学刊物中的“90后”小说就很有必要了。作为当下最为新鲜和活跃的一个文学创作群体,“90后”小说更贴近当下,带有鲜明的书写自我特征。对大部分刚刚脱离校园的“90后”创作者来说,依凭自身独特而敏锐的感受,从文学经典中汲取的间接经验,这些是他们重要的写作资源。他们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自我主体的显现,他们的创作题材大多围绕着自身的成长经历,他们的创作中既体现亲情、爱情、理想等主题模式,同时也以小说的方式输出着这一代人对历史,对现实的观察和理解。本文从文学刊物中的“90后”小说入手,结合具体作家作品,分析“90后”小说中自我经验写作的特质。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对“90后”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介绍“90后”文学与文学刊物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其次介绍选题意义,再次对“90后”文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最后归纳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除绪论外分为四个主体部分,分析“90后”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特征,论述它目前创作的意义与危机,并尝试对其未来的创作方向予以展望。正文第一部分从“90后”小说的思想内容入手,从写作题材的更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多层次主题的书写三个方面,分析了“90后”作家书写自我经验的特征。从题材选择上,作家更倾向于选择来自于自己成长历程的日常生活题材,或者是基于阅读获得的天马行空的幻想和虚构题材;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90后”作家习惯将自我投影在小说主人公身上,不仅多以青年和青年女性作为小说主要活跃人物,而且通过人物表达着作者的情感;从小说主题上,“90后”作家没有停留在对主题单一的表现上,而是多层次的展示了青春的成长中的迷茫与和解,对爱情的渴望和逃离,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探索和理解。正文第二部分从“90后”小说的艺术形式入手,分别非固定叙事视角、小说的现代结构形式和语言特征方面,分析了“90后”作家书写自我的方法。受八十年代“先锋小说”影响,对现代派写作手法的运用是“90后”作家普遍的写作策略。正文第三部分本文就当下时代语境和“90后”小说的文本,论述“90后”小说面临的危机,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试图从整体上呈现“90后”文学的价值和这一写作群体的风貌。最后,在前三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90后”小说中自我经验书写的表现和方法,他们以自我成长的直接经验和后天获得的间接经验为重要书写对象,在现代体验的观察与思考中完成对当下社会的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