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后乡镇干部队伍状况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ong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镇干部是指在乡镇层级政权中所有任职的公务人员。乡镇干部主要承担着农村管理、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责。乡镇干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和推动农村基层工作的生力军,是党和国家有关“三农”问题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得以贯彻执行的关键。乡镇干部介于官系统与民系统之间,是沟通上层政策决策者和底层农民的中介和桥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三农”政策主要是经过乡镇干部的贯彻和执行才得以在农村基层变为现实。作为乡村社会的领袖人物,乡镇干部的举手投足、喜怒哀乐,都映现出新中国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脉搏,因此,对乡镇干部这样一个重要社会群体进行详细考察,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即以新近发现的《卢银课日记》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采取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个案与整体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乡镇(公社)基层干部的状况作一历史考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以期为当今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历史资鉴和政策参考。全文共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从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方面,分析和论述选题的意义和现实价值。第二部分主要是从历史文献的角度出发,对《卢银课日记》的作者、主要内容、价值等基本状况做一概述。第三部分着重从公社干部队伍的选拔制度、工作状况、生活现况、生活困境等几个方面分析文革时期乡镇层级干部队伍的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文革时期人民公社干部的状况。第四、五部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其中第四部分从乡镇干部队伍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入手,论证了两年徘徊时期乡镇干部的整体状况,剖析其所面临的困境。第五部分从乡镇干部选拔机制的制定、乡镇干部工作和生活的改变、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困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乡镇干部队伍的新情况。第六部分以比较视野,比较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段的乡镇干部队伍状况的异同,总结经验教训。第七部分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对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建议和政策参考,从而为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历史文本和现实资鉴。
其他文献
在泰州市高港区进行了登海11号玉米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以3300~3700株/667m2为宜,播期以3月下旬较为合适。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探究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本专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势在必行。本文初
从育苗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嫁接和嫁接苗的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无籽西瓜嫁接育苗技术。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形势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重新审度自身的建设以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形势,同时也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供了新的契机.本
通过在缓坡地旱作模式下设置农田地表径流长期监测点,采用径流池收集地表径流的方式,分析不同坡度旱作耕地地表径流产生特点及氮磷养分流失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坡度各监测点的
历史规律所具有的客观必然性体现在:历史事件必然直接或曲折反映那个时代的历史主题,而历史主题必然要通过历史事件得到彻底贯彻,但具体由哪个历史事件拥有这份荣誉是偶然的,取决
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单产为555.53㎏/667㎡,配方无氮处理处理单产为469.83㎏/667㎡,配方无磷处理单产为515.51㎏/667㎡,配方无钾处理单产541.62㎏/667㎡。常规施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