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水平及其受体遗传变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风险评估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o_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背景】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脏疾病。尽管早期NAFLD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或只感到轻微不适,但随着疾病的进展,NAFLD可增加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并可加快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进展。目前关于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人们逐渐关注到维生素D(vitamin D,VD)与NAFLD、肝硬化及肝癌等肝脏疾病的关系。已有研究证明VD水平与NAFLD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但研究结果仍存在不一致性。【目的】通过比较NAFLD组与非NAFLD组人群中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以及不同25(OH)D3水平组的NAFLD患病率,探索血清25(OH)D3水平与NAFLD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2018年7月至南京市某社区医院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进行随访检查的519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NAFLD者183名,非NAFLD者336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并用ELISA试剂盒检测其血清25(OH)D3水平。【结果】25(OH)D3水平在NAFLD组和非NAFLD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中,VD缺乏者297名(57.2%)、不足者124名(23.9%)、充足者98名(18.9%),三组不同VD水平人群的NAFL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显示VD缺乏者的NAFLD患病率均高于不足和充足者(PBonferroni均<0.017)。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和空腹血糖均与25(OH)D3水平相关(P均<0.05),其中年龄与25(OH)D3水平呈独立负相关(P=0.001),HDL-C与25(OH)D3水平呈独立正相关(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调整任何因素时(模型1),与VD缺乏者相比,VD充足者(OR=0.464,95%CI=0.280-0.768,P=0.003)与不足者(OR=0.358,95%CI=0.220-0.580,P<0.001)发生NAFLD的风险均显著降低,且随着VD水平的增高,NAFLD发生风险降低,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Ptrend<0.001);调整性别、年龄、BMI、收缩压后(模型2),VD充足者(OR=0.568,95%CI=0.305-0.812,P=0.008)与不足者(OR=0.389,95%CI=0.214-0.708,P=0.002)发生NAFLD的风险仍显著低于VD缺乏者,且风险呈显著降低趋势(Ptrend=0.014);进一步在模型2基础上调整DBIL、TG、HDL-C和空腹血糖(模型3),结果显示,随着VD水平增高,NAFLD发生风险仍呈显著降低趋势(VD充足者vs.VD缺乏者:OR=0.610,95%CI=0.304-0.993,P=0.047;VD不足者vs.VD缺乏者:OR=0.371,95%CI=0.186-0.741,P=0.005;Ptrend=0.045)。【结论】该人群中血清25(OH)D3缺乏者较多。血清25(OH)D3缺乏可能与NAFLD发生相关,且随着25(OH)D3水平升高NAFLD的发病风险呈下降趋势,为进一步探索VD在NAFLD发病机制及防治中的作用提供新思路。第二部分维生素D受体遗传变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风险评估中的作用【背景】NAFLD的患病率呈低龄化迅速增长的特点,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疾病负担较高。探索其发病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风险评估与高危人群筛查对于NAFLD的早期预防及个体化健康管理非常重要。NAFLD的发生与发展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及行为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研究认为维生素D与NAFLD、肝硬化及肝癌等疾病的关系密切,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作为VD代谢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可参与糖代谢、胆汁酸代谢以及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细胞增殖等过程,而这些过程均与NAFLD密切相关。因此推测VDR的遗传变异可通过影响VD水平和生物学效应进而影响NAFLD的发生与发展,研究其与环境行为因素对疾病的联合效应有助于更全面地进行NAFLD风险评估和个体化健康管理。【目的】探讨VDR遗传变异与NAFLD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在疾病风险评估中的预测作用,为阐明NAFLD遗传易感机制及筛选其风险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南京市某社区人群2987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临床诊断的NAFLD患者1097人,经性别和年龄频数匹配的对照1890人。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技术对VDR基因上的8个潜在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rs3782905、rs3847987、rs11574129、rs2228570、rs11568820、rs739837、rs7975232、rs11168287进行基因分型。利用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和相加模型分析携带不同基因型与NAFLD发病风险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进一步分析与评估阳性位点、环境行为因素及相关指标的联合作用在NAFLD发生风险中的预测作用。【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和年龄后,VDR rs2228570-A变异基因型(AA:调整OR=0.750,95%CI=0.650-0.903,P=0.009;显性模型:调整OR=0.844,95%CI=0.716-0.994,P=0.043;隐性模型:调整OR=0.809,95%CI=0.672-0.973,P=0.025;相加模型:调整OR=0.868,95%CI=0.780-0.965,P=0.009)和rs11168287-A变异基因型(GA:调整OR=0.830,95%CI=0.706-0.974,P=0.023;显性模型:调整OR=0.849,95%CI=0.729-0.988,P=0.035)可显著降低NAFLD的发病风险。联合效应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和年龄后,随着携带保护等位基因个数的增加,个体发生NAFLD的风险也逐渐降低,并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Ptrend=0.028)。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在男性(调整OR=0.857,95CI%=0.741-0.991,P=0.037)、年龄≤40岁(调整OR=0.802,95CI%=0.667-0.964,P=0.019)、非高血压(调整OR=0.846,95CI%=0.724-0.988,P=0.035)、非高血糖(调整OR=0.862,95CI%=0.750-0.992,P=0.039)、非低HDL-C血症(调整OR=0.0.824,95CI%=0.693-0.980,P=0.028)人群中,这种联合保护作用仍然显著,且各亚层间均不存在异质性(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腹型肥胖、高血压、高TG血症、低HDL-C血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运动时间及rs2228570-rs11168287保护等位基因是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以上述因素构建评估NAFLD风险的联合因子1,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不包含SNP位点的联合因子2以及不包含SNP位点与运动时间的联合因子3,探索性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因子1在NAFLD风险评估中的预测效率高于联合因子3(联合因子1 vs.联合因子3:0.788 vs.0.785,95%CI=0.001-0.006,P=0.014)。【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VDR基因多态性位点rs2228570-A和rs11168287-A变异基因型均可显著降低NAFLD的发病风险,且两者的联合效应与运动时间等因素构建的联合因子在NAFLD风险评估中的预测效率更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更全面地进行疾病风险评估和健康管理。
其他文献
鉴于我国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少企业选择资产重组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在资产重组的作用下,企业不仅可以解决眼前的财务困境,也可以突破瓶颈迎来产业升级的新局面,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企业来讲,资产重组是帮助其完成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的一种高效手段。虽然资产重组在我国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我们依旧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资产重组。资产重组对企业业绩的作用是否有其表面那么大,所带来影响是否可以促进企业的长期
含有喹啉酮骨架的分子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可作为抗癌、抗菌、抗过敏和抗结核等药物。喹啉酮也是重要的荧光团,其衍生物可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检测和识别金属阳离子和生物小分子如生物硫醇等,因此该类分子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SHP2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家族的成员,已成为抗癌治疗的重要靶点。为研发SHP2抑制剂和能够专一选择性的检测金属阳离子和生物小分子的新型荧光探针,一方面基于喹啉酮、三唑并噻二唑和
网上银行的个人结售汇业务是客户在网上银行根据实时的人民币、外币汇率,进行的人民币和外币之间相互兑换的行为。A银行为了方便客户非现场办理业务,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口碑度,公司决议建设网上银行结售汇系统。本文主要研究项目管理理论在网上银行结售汇项目建设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网上银行结售汇业务的调研分析、竞品分析,提出本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方案。首先,从该篇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结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依旧呈上升趋势。由于结肠癌中晚期手术治疗效果差,化疗手段成为另外一个关键点。然而,化疗的不足之处不容忽视,包
作为形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防控受到日益关注。挥发性醛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VOCs气体,具有来源广和危害性强的特点。本研究选取制药行业特征污染物丙酮气体和板材加工行业特征污染物甲醛气体为代表性醛酮类VOCs,分别考察了“吸收-光催化”联合工艺及“吸收-光催化”协同处理方式对VOCs的净化性能,并借助GC-MS对净化后的产物相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体系内
背景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是指女性个体在性反应周期中的一个或几个阶段发生障碍或出现与性交有关的疼痛,而不能参与或不能达到其所预期的性关系,造成心理痛苦;包括欲望、唤醒、性高潮和性疼痛障碍。良好的阴道润滑是性生活开始阶段的重要生理表现,其障碍将导致女性性交疼痛、性高潮障碍等后续FSD的一系列问题。然而目前无论是在科学实验还是在临床研究中,女性性医
高炉渣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主要结构是硅氧四面体[Si O_4]4-在聚合作用下通过互相连接而形成的网络状结构,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高炉渣还可作为水泥的掺合料使用,大大提高了这种工业废弃物的利用价值。本文研究高炉渣吸附不同重金属离子的性能与吸附机理,探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高炉渣作为水泥掺合料时重金属离子的固化性能,为高炉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在我国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的前提下,网络餐饮服务业脱胎于传统的“纸质传单+电话订餐”模式,伴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互联网红利的爆发,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有关机构经过调查发现,2019年国内餐饮外卖产值规模比2018年增长1844亿元,大约为6536亿元;全年外卖产业渗透率达14%,较2018年提升3个百分点;外卖消费者规模约4.6亿人,较2018年增长12.7%,在9亿网民中占比率为50.7%。外卖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储能器件,因其具有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广、功率密度大、环境友好等优良特性一直备受关注。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新生代电子产品的追捧,促使各类电子产品迅猛发展。目前电子产品主要是朝着轻薄化、便携化、可穿戴化等方向发展,电子产品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对储能器件性能要求的提高。因此,平衡储能器件体积大小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成为如今研究的重点。优异的电极材料
新疆散文作家李娟以自己独特的阿勒泰题材散文,吸引了许多读者和文学研究者的目光。她散文中蕴含阿勒泰叙事的丰富内涵。阿勒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不仅为她的散文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以及丰富的个人体验,更影响了她的价值理念,审美气质与写作风格,赋予了她写作的空间和灵魂。作为客观地理空间的阿勒泰,经过作家别样的审美,升华为李娟文学世界的精神家园,并形成了独特的“阿勒泰叙事系列”。在李娟的散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