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危重烧伤兔休克期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S组(烧伤休克期组,n=10)和C组(对照组,n=10)。将实验组兔制成30%TBSA的Ⅲ°烫伤,并进行复苏,烫伤6h后单次静脉注射5.1mg/kg丙泊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注药后1、3、5、10、15、20、30、45、60、90min兔血浆丙泊酚浓度。用3P97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处理血药浓度数据,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两组分别有8只兔完成实验数据采集,S组血浆丙泊酚浓度在1min时明显低于C组(P<0.01),但从30min开始直至90min,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组符合二室开放模型,C组符合三室开放模型;S组VC、AUC增大,(P<0.01),t1/2β延长(P<0.05),CL降低(P<0.05)。
结论:丙泊酚在危重烧伤兔模型中休克期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化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延长,分布容积增大,清除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