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依从性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临床指标,研究依从性与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的关系,并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利于从依从性的角度入手,进一步提高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并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的选择:
随机选取2005年6月至20lO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确诊为慢性牙周炎的患者400例。按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组、不稳定依从组和不依从组。填写依从性调查问卷。
2、牙周检查:
在患者初诊和每次复诊时,采用Florida探针检测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和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attachmentloss,CAL)。检测位点为患者全口天然牙(不包括第三磨牙)的唇(颊)侧正中、舌侧正中、近中、远中四个位点。同时记录全口缺失牙数,以28颗牙为标准。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运用t检验、X2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接受牙周治疗2年后,完全依从组与不稳定依从组的慢性牙周炎患者SBI、PD、CAL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依从组的慢性牙周炎患者SBI、PD、CAL均小于不稳定依从组。
2、在患者一般特征方面,各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等组成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依从组与不稳定依从组的患者居住地与医院距离、家庭成员对牙周治疗的态度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完全依从组与不依从组患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工作繁忙程度在完全依从组与不稳定依从组、完全依从组与不依从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3、在口腔保健和牙周知识认知方面,对于牙周病易伴发其他系统疾病的认知,完全依从组与不稳定依从组、完全依从组与不依从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4、在牙周治疗后反应方面,认为牙周治疗过程严重疼痛的患者,完全依从组与不稳定依从组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完全依从组与不依从组患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牙周治疗过程张口时间过久的患者,完全依从组与不稳定依从组、完全依从组与不依从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与依从性密切相关。依从性好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2、患者对慢性牙周炎的认知程度及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重要因素,此外患者居住地与医院距离、工作繁忙程度、家庭成员对牙周治疗的态度等也会影响患者依从性。生活压力会影响患者依从的稳定性。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等对依从性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