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上游李家峡—公伯峡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该地区构造活动强烈,断裂较为发育。由于受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断裂活动、河流侵蚀作用等因素控制及影响,研究区尤其是黄河两岸地质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频发,使黄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及黄河上游水电站等工程设施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依托“黄河上游李家峡库区活动断裂调查及地质灾害效应研究”项目,在对黄河上游李家峡库区活动断裂与地质灾害的初步调查与相关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该地区断裂的分布规律及活动性及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模型,基于GIS平台,着重进行了滑坡灾害的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并取得以下初步结论:(1)初步探究了滑坡地质灾害在研究区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影响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控制因素及诱发因素。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中间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单元复杂,地层岩性多样,褶皱、断裂较为发育。影响滑坡地质灾害发生主要因素有地形地貌(高程及坡度)、地层条件、构造活动、水文地质等,诱发因素主要包括降雨及地震活动。(2)初步得到了研究区活动断裂与滑坡地质灾害具体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区主断裂构造带为拉脊山断裂带、文都大寺断裂带,积石山断裂带,德欠寺—阿什贡断裂带,研究区域内滑坡数量达397个。本文分析滑坡与断裂的距离效应,断裂的上/下盘效应及滑坡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滑坡与断裂的距离效应在文都大寺断裂带及积石山西缘断裂带有很好体现,而在拉脊山南断裂带该效应不明显。滑坡与断裂的上/下盘效应在研究区没有表现,地震活动与滑坡地质灾害密切相关。(3)对典型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显示查汗都斯水库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都河浪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4)对研究区分别进行了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易发性评价选取了高程、坡度、水系、工程岩组、断裂及滑坡点密度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在GIS平台下进行叠加计算,得到易发性结果。在易发性评价的基础上,选取降雨、地震活动为诱发因素,开展危险性评价,最终得到了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