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莫特家族与宗教世俗化——析厄普代克的《圣洁百合》宗教主题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在宗教世俗化的大背景下,考察作家如何在《圣洁百合》中通过威尔莫特家族四代人的精神历程揭示宗教世俗化多样化的表现形态。 导言部分主要介绍厄普代克的生平,文学创作,《圣洁百合》的故事情节以及研究现状。 第一章陈述了宗教世俗化的定义以及争议。通过对美国宗教现状的梳理,指出美国的确经历了一个宗教世俗化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本章指出作家意欲通过追溯威尔莫特家族的信仰史来反映美国20世纪宗教世俗化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着重论述宗教世俗化对普通人最明显的一个影响方面,即信仰发生动摇,最终导致宗教的衰落。作家通过威尔莫特家族中牧师克拉伦斯失去信仰的例子揭示了现代宗教衰落的现象与原因。作品反映了二十世纪初各种新思潮对人们思想的冲击,就连深受宗教熏陶、信念坚定的牧师也发生了信仰危机。同时,本章也分析了克拉伦斯及其儿子特迪在失去信仰后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 第三章探讨宗教私人化的问题。宗教私人化也是世俗化一个重要体现,由于宗教机构的衰落,个人的信仰较少受到组织化的控制,它允许个人选择他们所要接受的世界观,个人有更大的自主性去创造他们自己的意义体系。厄普代克通过威尔莫特家族中埃茜的例子反映了宗教私人化的后果。埃茜虽然自称笃信宗教,但她的宗教信仰已与传统宗教大相径庭。更糟的是,私人化也导致了自我价值的膨胀与社会道德的贬值。第四章指出厄普代克通过威尔莫特家族成员克拉克的遭遇,阐述了新兴宗教中邪教的危害。新兴宗教也是世俗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它的涌现主要是因为传统宗教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继而发生宗教变革,形成了一系列宗教组织。而活跃其中的邪教因其狂热、神秘的教义吸引着克拉克这样精神空虚的年轻人,并最终招致毁灭性后果。 第五章阐述了在宗教世俗化大背景下,电影如何起着宗教替代品的作用。当传统宗教不能满足人们需求时,小说中主要人物都不约而同地从荧屏幻想中寻求精神慰藉,然而,小说中人物的遭遇证明电影无法替代宗教,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圣洁百合》通过威尔莫特家族四代人的信仰追求成功揭示了美国社会宗教变迁的历程,集中探讨了信仰危机、私人化宗教、新兴宗教等问题,以及世俗化背景下电影作为精神替代品的功用与弊病。
其他文献
近半个世纪以来,翻译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外译论发展至今,其脉络可大致划分如下:语文学阶段、结构语言学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或者称为作者中心范式、文本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通过经典歌曲赏析,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还可以提升学生英语应用水平,使学生可以对英语表达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