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中药通心络、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及尼可地尔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rn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20年来冠脉介入技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普及使心梗患者预后明显改善,但是心梗后心脏破裂(Post-infarction cardiac rupture,CR)的发生仍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遏制,因此,探索并发现心脏破裂的防治手段对于目前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本课题组前期大动物和小动物研究表明:中药通心络(Tongxinluo superfine powder,TXL)主要激活PKA/eNOS信号通路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后心肌微血管内皮(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同时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和功能活化并减少心肌水肿(Myocardial edema)和心肌内出血(Intramyocardial hemorrhage);他汀类药物(Atorvastatin,Ator)降脂的同时也表现出多效性,前期实验证明他汀类药物使用后心肌梗死区以及梗死周边区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心肌和循环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也显著下调,促进心肌修复从而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梗死面积;同时,尼可地尔(Nicorandil,Nico)作为一种冠心病防治常用的药物,体外实验也表现出对心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的保护以及对炎症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的活化抑制。本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发现并验证通心络、负荷量他汀和尼可地尔药物组合(下称“心三联”)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发生风险;(2)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病理学特征和主要的发生进展时间;(3)探索药物组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主要靶细胞以及共有的主要作用机制;(4)更加深入地阐述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发生的TRAF6/NF-κB p65/C/EBPβ通路的上游调控机制。方法:在SPF级雄性8周龄C57 bl/6N小鼠个体上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构建后24小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将实验造模不成功未发生心肌梗死的小鼠个体排除出本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不同干预组和对照组,不同的灌胃干预14天,在适宜的环境中饲养和观察手术后的C57小鼠14天,每天到鼠房中观察动物2次,将死亡的小鼠实验个体取出并解剖观察,心脏破裂的诊断标准为大体观上胸腔内血块和心肌裂伤,将刚刚死亡尚有余温的小鼠尸体取材,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显示为心肌破损的也可以诊断为心脏破裂,记录、统计并绘制14天内小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统计心肌梗死后每天的小鼠心脏破裂频数;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第3天、第7天分别对小鼠进行活体取血,测量小鼠心梗后循环内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分泌型金属基质蛋白酶家族,如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metallopeptidase 2,MMP2)、金属基质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 9,MMP9)表达水平;随机从各组小鼠中选取6只在心梗后第4天取材,用Western Blot方法生化检测心肌梗死以及其周边区心肌组织中巨噬细胞活化通路蛋白,如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6,TRAF6)、核转录因子-KappaB p65(Nuclear factor-kappaB p65,NF-κB p65)、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 β(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beta,C/EBPβ)以及其下游的 MMP2 和 MMP9表达,检测心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蛋白,如Ⅰ型胶原纤维(Collagen I,COLl)、Ⅲ型胶原纤维(Collagen Ⅲ,COL3)、层黏连蛋白(Laminin α2)、聚集蛋白(Agrin)水平,两者结合可分析心梗后心肌组织细胞间基质的分解和修复情况,检测心肌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生物标志物F4/80、CD11b、iNOS的表达以显示M1巨噬细胞在梗死区心肌组织内浸润情况,同时利用组织免疫性荧光染色技术标定巨噬细胞在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内的数量和分布;为了探究药物预防急性心梗后心脏破裂上游涉及的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关机制,对急性心肌梗死4天的梗死心肌组织和经过单药干预的梗死心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验证其高通量测序结果。提取6-8周龄雄性C57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培养未成熟的Mφ巨噬细胞,用细胞流式技术鉴定细胞样本中F4/80+细胞比例。将培养成熟的巨噬细胞分别接种入96孔板中,分别加入含有不同药物浓度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用CCK-8方法测定细胞活力,确定药物干预的用量;借助transwell小室和吉姆萨染色评价不同药物及其组合对巨噬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Mφ巨噬细胞为阴性对照,以加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及γ干扰素(gamma-interferon,IFN-y)刺激的M1巨噬细胞为阳性对照,对不同药物干预的巨噬细胞转染miRNA inhibitor并检测各组中巨噬细胞MMP9和TRAF6表达水平以来验证不同miRNA在对应药物作用机制中对TRAF6表达的调控作用,随后,分别对药物联合预处理的M1巨噬细胞转染TRAF6和C/EBPβ过表达质粒以及p65核转位抑制剂BAY-17来验证TRAF6/NF-κB p65/C/EBPβ信号通路是三种药物的共同的核心作用机制;为探究转录因子NF-κB p65和C/EBPβ结合对MMP9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我们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加以检测和证明。结果:新型药物组合“心三联”可以显著下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发病风险并改善心肌梗死早期的生存率,而药物单独使用和两药组合在降低心脏破裂发生率和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死亡率方面较急性心梗非治疗组无统计学显著;应用药物干预后不论是心梗后第3天或者是第7天循环内金属基质蛋白酶和炎症因子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以药物组合“心三联”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在心肌组织水平上,联用通心络、负荷量他汀和尼可地尔可最为有效地通过抑制TRAF6介导的下游炎症相关转录因子NF-κB p65和C/EBPβ向巨噬细胞核内转移,降低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的金属基质蛋白酶家族表达活性,并减少M1型巨噬细胞过度渗出所造成的过度炎症反应和心肌细胞外基质,如Ⅰ型(Collagen Ⅰ)、Ⅲ型胶原纤维(Collagen Ⅲ),层黏连蛋白(Laminin)和聚集蛋白(Agrin)过度溶解;通过对不同单药心梗小鼠心肌组织测序,数据库比对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后续的巨噬细胞转染实验验证,我们发现并阐述了通心络、阿托伐他汀和尼可地尔分别可通过上调miR-299b-3p、miR215-5p、miR122-5p调控并抑制TRAF6表达水平,而TRAF6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也是三种药物减轻梗死区心肌细胞外基质分解并预防心脏破裂的共有核心机制。通过对动物心肌组织病理免疫荧光染色可知,通心络、阿托伐他汀和尼可地尔都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周边区巨噬细胞的渗出以及巨噬细胞向心肌细胞外基质释放MMP9的强度水平,同时对于上述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以三药联合干预为最佳,体外细胞实验也显示新型药物组合“心三联”可以有效抑制巨噬细胞的侵袭性,与体外实验结果相互印证;“心三联”处理对于巨噬细胞MMP9表达的抑制作用能够被TRAF6过表达阻断,但是分别只促进C/EBPβ或NF-κB p65入核都不能完全阻断三联用药对M1型巨噬细胞MMP9的下调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我们再次验证NF-κB p65和C/EBPβ可发生结构域的结合,且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发现NF-κB p65和C/EBPβ单独入核对MMP9基因表达上调作用比较有限。结论:新型药物组合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短期死亡率,联合口服中药通心络、负荷他汀和尼可地尔可以最为显著地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以及巨噬细胞过度浸润所造成的心肌细胞外基质分解,从而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壁抗张强度,最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短期的心脏破裂。主要机制为不同药物上调microRNAs并同时抑制巨噬细胞中TRAF6表达从而阻碍NF-κB p65和C/EBPβ入核并直接导致MMP9基因转录表达大幅度下调,最终减轻炎症和细胞外基质分解。目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如凋亡(Apoptosis)、焦亡(Pyroptosis)、坏死(Necrosis)、铁死亡(Ferroptosis)坏死性凋亡(Necrotic apoptosis)在胚胎发育、组织稳态和免疫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铁死亡是一种新的非凋亡细胞死亡形式,通过铁依赖机制对磷脂膜进行氧化修饰,近年来铁死亡相关机制和信号通路被证实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病、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中的发生与进展。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坏死崩解后,多种炎症免疫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会迅速突破崩解的微血管内皮屏障浸润入心肌组织吞噬坏死的细胞和细胞碎片,同时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会在细胞因子的诱导趋化作用下大量募集进入心肌损伤区,并活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参与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修复,由于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心肌组织微环境会充斥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和脂质过氧化产物,过度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可能会导致心肌成纤维细胞铁死亡阻碍心肌修复,从而造成心梗后心脏破裂的发生。前期研究证明,中药通心络、阿托伐他汀和尼可地尔都可以显著改善梗死区心肌炎症微环境并降低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强度,同时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过度也是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发生的重要致病机制,第一部分研究表明,三种药物都可以不同程度降低循环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且多药联用可累加降低白细胞介素6与γ干扰素水平,现有实验证明白细胞介素6和γ干扰素可以诱导细胞铁死亡,综上,本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证明新型药物组合(通心络、负荷量他汀和尼可地尔)可以显著抑制心肌梗死急性期梗死区心肌组织铁死亡和循环内脂质过氧化水平;(2)明确不同药物对巨噬细胞共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铁死亡和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及信号通路。方法:构建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小时进行动物超声检测,将未发生心肌梗死的小鼠排除出本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不同干预组和对照组,不同的灌胃干预14天,在适宜的环境中饲养和观察手术后的C57小鼠14天,每天到鼠房中观察动物2次,将死亡的小鼠实验个体取出并解剖观察,记录、统计并绘制14天内小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统计心肌梗死后每天的小鼠心脏破裂频数;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第3天、第7天分别对小鼠进行活体取血,测量小鼠心梗后循环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如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l,SOD1);随机从各组小鼠中选取6只在心梗后第4天取材,用Western Blot方法生化检测心肌梗死以及其周边区心肌组织中铁死亡相关通路蛋白,如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铁死亡抑制蛋白1(Ferroptosis suppressor protein 1,FSP1)、谷氨酸/胱氨酸转运体(Cystine/Glutamate Transporter,xCT)、p53的表达,同时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代谢物4-羟基壬醛(4-Hydroxynonenal,4-HNE)的水平。提取6-8周龄雄性C57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培养未成熟的MΦ巨噬细胞,用细胞流式技术鉴定细胞样本中F4/80+细胞比例,提取小鼠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样本中Vimentin+细胞比例。将提取出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传代至P2后,分别接种入96孔板中,分别加入含有不同药物浓度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用CCK-8方法测定细胞活力,确定药物干预的用量;将巨噬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进入transwell小室和细胞培养板,给予不同的干预放入3%氧气的低氧培养箱培养48小时,检测各共培养体系中MDA水平;随后,收集心肌成纤维细胞,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xCT、FSP1、p53)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技术借助于FerroOrange荧光探针和C11 BODIPY 581/591脂质过氧化探针检测各组中心肌成纤维细胞中亚铁离子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用CCK-8检测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活性。结果:新型药物组合“心三联”可以显著下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发病风险并改善心肌梗死早期的生存率;应用药物干预后,心梗第3天、第7天血液循环内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以药物组合“心三联”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在心肌组织水平上,联用通心络、负荷量他汀和尼可地尔可最为有效地抑制心肌组织铁死亡和脂质过氧化;在细胞实验证明,阿托伐他汀主要通过上调共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中GPX4通路抑制细胞铁死亡,而通心络和尼可地尔可通过同时激活GPX4和FSP1通路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铁死亡;流式细胞术和CCK-8检测结果显示,三种药物联用可以最为有效地降低共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亚铁离子和脂质过氧化水平从而抑制细胞铁死亡。结论:新型药物组合能够通过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短期死亡率,联合口服中药通心络、负荷他汀和尼可地尔可以最为显著地减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和铁死亡;药物联合干预可有效上调GPX4和FSP1信号通路保护炎症和低氧微环境中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免于铁死亡和脂质过氧化所致的细胞活性下降。
其他文献
以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部崾岘子沟汇水区为研究区,采用网格布点法采集0~20 cm表层土壤样品194份,对Ni、 Cu、 Zn、 As、 Ag、 Cr、 Cd、 Hg和Pb这9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PMF源解析模型和IDW插值法分析重金属的来源和空间分布,利用ArcGIS空间统计分析工具进行空间自相关和聚类与异常值分析,得到土壤中重金属来源的分布区域.结果表明,研究区Hg、 Ag、 Cd和Pb平
风冷冰箱内部防凝露是冰箱设计时重点研究问题之一,由于冰箱内外温差及外界空气进入等因素影响,冰箱内部会产生凝露结冰现象,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现以某款风冷冰箱为载体,为改善冰箱内部变温间室凝露情况,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变温送风风门开合大小、调整风机转速等来优化间室整体负压值。经改进后,变温间室整体负压值减小1.618pa,凝露有明显改善效果。
随着2012年国务院三部门通过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方式对传统村落进行摸底保护,截至目前已有五批共6819个传统村落被列入,人们开始关注传统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人们往往只关注传统村落中的传统建筑与空间形态的价值并加以保护,忽视了传统村落形成发展过程中通过人地关系互动而蕴含的深厚文化气质及其所具有的多元价值。目前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仍处于困难时期,仍有大量传统村落丧失往日活力,生存受到威胁
报纸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变化,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改革创新,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当今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行业一大难题,融资环境恶劣,渠道狭窄、模式单一等问题尚未得到改善。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推动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成为行业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针对中
木材在古建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古建筑当中木质结构的大量运用,从最初的满足基本需求,发展到后来将国人的审美理想、匠心精神、民俗审美追求都融入其中,这是集各种美术形式为一体的表达,是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结果,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通过大量研究我国现存的古代建筑,提取出以木材为主要显性建筑基因的古建筑代表,剖析普遍存在的特征化的艺术典型,从外在特性以及内在美感的角度,进一步探究木材在古建筑
<正>特殊与一般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将特殊问题一般化,有助于了解、掌握问题的本质和通性通法;将一般问题特殊化,有利于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下面主要谈一谈特殊与一般思想在解答不等式问题中的应用.一、将一般性的问题特殊化将一般性的问题特殊化,需把研究对象或问题从原有的范围缩到较小范围或个别情形进行考查.在一般情况下成立的命题,在一些满足题意的特殊情形下也必然成立.因此,在解答某些含
期刊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涉农高校农艺与种业专业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中,以期更好地为实现乡村振兴输入农业人才。现存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目前关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求。对涉农高校而言,从课程体系构建、导师团队构建、实践平台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生产实践的农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服务于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农业人才,是
基于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生本教育理念作为一项新的教育理念,将其运用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有着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还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成效。本文阐述了生本教育理念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分析当前的问题和现状,针对性提出优化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路径,以期为教育从业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建议。
舞蹈作为一种人文艺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集音乐、舞美、动作等艺术元素于一体,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反映和表达。舞蹈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其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而诞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本文对影响学生舞蹈表演意识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中职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