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社会的一员,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进行着沟通与交流。在众多的交流方式中,言语交流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了实施某些行为时经常有求于他人。讲话人为了自己或者自己一方而向听话者发出请求时,就必须要使用“请求”这一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在众多言语行为中,请求言语行为的使用率之高,以及其地位之重。在日语中,请求言语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一点与汉语是相似的。因此,在言语行为的相关研究之中,请求言语行为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在充分认识到请求言语行为重要性的基础之上,用对比的方法,对中日请求言语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试图为跨文化交流作出一点贡献。所谓的请求言语行为是指,发话人为了自身得到某种利益,不带强制性地请求对方做出某种动作的言语行为。请求言语行为可以分为直接请求言语行为和间接请求言语行为。而且,在日常交流之中,比起直接请求言语行为,间接请求言语行为的使用率更高。在这一点上,汉语和日语可以说是基本相同。因此,本文将以中日请求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依据言语行为相关理论,试图对中日请求言语行为进行对比研究。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1章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和动机,分析先行研究和问题点,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等进行阐述。第2章首先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言语行为理论和请求言语行为的相关知识。并对请求言语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方法进行论述。尤其是关于其分类方法,我们将根据CCSARP分类模式,将请求言语行为划分为功能相异的三个部分,即注意唤起部,辅助行为部和主要行为部。请求言语行为虽由三个部分构成,但其中使用频率最高,且最为重要的是主要行为部。关于主要行为部,根据礼貌程度,又可以将其进一步划分为直接请求言语行为,规约性间接请求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请求言语行为。因此,本文将以此分类为基准,对中日请求言语行为进行对比研究。众所周知,“请求”在本质上是危害交际双方面子的行为。所以,在实施请求行为时,想要在顾全交际双方面子,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下顺利实现交际目的,就必须要多方注意。换言之,想要顺利地实现请求言语行为,有效的交际策略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本论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就实施请求言语行为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具体说来,我们将从注意唤起部和辅助行为部这两个角度出发,来探究如何礼貌实施请求言语行为,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中日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进行对比,明确其异同点。第3章,总结全文并阐述今后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中日请求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明确了其在表现形式、话语功能以及策略方面的异同,借此明确在实施请求时,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以便促进中日两国人民更好地沟通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