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脾缓哮方”治疗儿童哮喘迁延期(风痰恋肺,肺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sas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主要是观察导师万英教授经验方“理脾缓哮方”治疗儿童哮喘迁延期的临床疗效。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疗效对儿童哮喘迁延期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药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为儿童支气管哮喘迁延期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对象均来源四川省第二中医院儿科门诊70例符合儿童哮喘迁延期(风痰恋肺,肺脾气虚)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口服”理脾缓哮方”汤剂,对照组口服小儿肺咳颗粒,7天为1疗程,治疗并观察2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整理临床所收集及记录的资料,采用SPSS2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70例患者,因患儿随诊失败、病情变化等原因共脱落5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4例),实际共完成观察患儿65例(试验组34例,对照组31例)。经比较,两组患儿病例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例完成情况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后两组的主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经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理脾缓哮方及小儿肺咳颗粒对哮喘迁延期(风痰恋肺,肺脾气虚型)均有疗效;治疗后两组在气喘、胸闷、咳嗽、纳差方面P>0.05,而在哮鸣音、咳痰、面色少华或苍白、喷嚏方面P<0.05,提示理脾缓哮方对儿童哮喘迁延期在哮鸣音、咳痰、面色少华或苍白、喷嚏方面的疗效优于小儿肺咳颗粒;在气喘、胸闷、咳嗽、纳差方面与小儿肺咳颗粒疗效无明显差异。3、疗效评价:试验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10%。经秩和检验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证明理脾缓哮方在治疗小儿哮喘(风痰恋肺,肺脾气虚型)临床疗效优于小儿肺咳颗粒。4、安全性评价:在治疗全过程中,其65例患儿肝肾功、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无异常,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使用安全。
其他文献
本次设计选址的曹家里村位于乐平市历居山原始森林公园中,它是历居山怀抱中的一颗明珠。原始居民在此生活500余年,盛产茶油,板栗、香菇、冬笋、蜂蜜、红豆杉果实。这里山明水
研究背景: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IBD是一种以局部和全身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可能影响整个胃肠道。血栓栓塞
碳材料因其中碳原子电子排列、键和方式的不同而具有多重结构以及非同一般的性质,因此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碳复合材料改善了单一碳材料的纯度低、性能差的缺点而使碳
劳动力日益短缺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水稻直播是一种适宜于轻简化和机械化的栽培技术,具有节省劳力和节本增效的优势。当前,关于直播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
散落分布的分布式电源需经大量变压器及较长传输线路接入公共电网,导致公共电网的等效阻抗增加,电网越来越表现出弱电网特性。随着电网阻抗的逐步增大,锁相环与电网阻抗耦合
随着“科技社会”口号的提倡,互联网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这些互联网如社交网络和商业网络,都极大的推动了信息的产生和传递。在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中间产物即网络数据集合。对于这些数据集合的理解和研究能够更好帮助我们去完善个体和网络服务。研究者常常采用属性图这种表示方法来描述这种数据集合。在传统的属性图中,研究者常常关注顶点的属性和图的拓扑结构,忽视了属性图的时间信息即属性图的时间戳信息
泡桐(Paulownia fortunei)是我国黄淮海平原商业化种植的优良速生乡土阔叶树种,但在南方亚热带区域泡桐多为四旁绿化树种,南方地区宜桐地的种植潜力较大,因而探讨施肥等人工
为探讨预处理褐煤发酵联产生物气(H2-CH4)的生成特征,本论文主要采集了内蒙古白音华褐煤及新鲜矿井水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煤样的预处理、褐煤的发酵联产生物气实验。对不同预处理
论文针对煤层瓦斯压力恢复渗透率评价方法存在流动阶段划分不准的问题,开展煤体变形及瓦斯压力恢复特性研究,分析了煤体应力变形和瓦斯压力作用变形对煤层瓦斯压力恢复流动过程的影响和特征,建立了适用于煤层瓦斯压力恢复模型,划分了压力恢复流动阶段。(1)自制装置模拟实验揭示煤体瓦斯压力恢复过程,准确诊断和划分瓦斯流动阶段。运用压力恢复理论,自制装置模拟煤层钻孔瓦斯压力恢复过程,将煤体瓦斯压力恢复特征曲线与瓦斯
中国古建筑优美且雅致,宁静而悠远,通过时间的沉淀和智慧的雕琢更加凸显她的魅力。经历了不同朝代留下不同的印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特有的建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