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过河隧洞开挖涌水预测分析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10060651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为论证水下隧洞开挖涌(渗)水这一主要地质问题,以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过河隧洞为例,较详细地论述了该工程的地质条件,特别是水文地质条件。 由于该隧洞自黄河河底以下可溶岩层中穿过,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黄河水、潜水和岩溶裂隙水“三水相通”,隧洞开挖会发生涌水。 采用地面钻探、物探等勘探手段很难将隧洞地质情况进一步搞清,为此,开挖穿黄勘探试验洞不仅能查明隧洞的地质条件(重点为岩溶和水文地质条件),而且在开挖探洞中探索在岩溶地区用预先灌浆堵漏的方法开挖水下隧洞的可能性,进行各种科学试验,为以后隧洞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勘探试验洞开挖成功至今已历经近二十年,实践表明,只要采用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在复杂的水下岩溶区开挖隧洞是完全具备可行性,从而为工程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论文通过收集探洞各个时期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采用各种方法对隧洞开挖时涌(渗)水情况进行预测和论述,并对涌(渗)水提出具体的工程处理措施。
其他文献
肥披碱草(Elymus excelsus Turcz.)是禾本科多年生丛生型草本植物,饲用价值较高,是适宜干旱、半干旱及中度盐渍化土壤栽培的优良牧草。本文以松嫩平原肥披碱草实验种群为研究对象,从无性系和构件2个水平,对不同建植年份(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肥披碱草无性系数量特征、分蘖株结构、冬眠构件结构、生殖分配以及无性系各构件与无性系大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生长年限肥披碱
滑坡是山区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尤其在我国西南地区,滑坡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巨大,耗费国家和地方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治理。重庆是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区,据不完全统计,仅三峡库区内就有各种类型的大小致灾体约2万余处,其中滑坡变形体占50%以上。抗滑桩是适用于治理滑坡、库岸支护使用最广泛的结构型式。其耐久性和使用年限直接关系到支挡工程的安全和预定功能的实现,如何确保抗滑桩安全耐久,进而保
昆虫病原真菌是自然界控制害虫群体的主要因素之一。与其它生物农药相比,真菌杀虫剂具有主动侵染寄主昆虫、可观的扩散效果、寄主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应用真菌制剂控制害虫危
浮射流是常用的排污方式,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但对于同流中的浮力射流,目前研究成果较少,其试验成果目前尚未看到报道。本文采用三维RNGκ-ε浮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