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力执行,中国的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人口老龄化加速。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保障条件的不断完善,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未富先老”社会形态,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问题解决不好,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目前主流的养老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但是现有的养老模式中存在着很多弊端。“互助养老”模式是近几年在很多城市和农村地区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失。“互助养老”模式强调老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能在一定程度上挖掘老年人的潜能,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大意义。我国形成的多种互助养老模式中,比较活跃和受青睐的是“互助幸福院”、“时间银行”、“合居互助”和“据点互助”这四种典型的互助模式,其中“据点互助”养老模式是S区主推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以“快乐源于互助”为理念,通过政府、社会和老人个人三者的有效结合,让老年人活动由以前的松散娱乐型向团结互助型发展。所以这种新型互助养老模式受到了老人们的青睐,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为解决棘手的养老问题做贡献。但S区的“据点互助”模式一直没有得到大范围内的推广,没有达到这个模式应有的效用。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对互助养老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发现“据点互助”存在的利用率低、互助形式单一、存在时间短和可持续性差等问题,以社会支持理论和积极老龄化理论为支撑,总结各种互助养老模式的优势,找到“据点互助”养老的基本思路,对这一模式进行优化。首先是放宽互助点的申请条件;其次是互助主体的多元化参与,通过专业社工的引导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促进互助点的正规化、持续性发展;然后是丰富互助形式和内容,通过建立积分银行来调动居民积极性,丰富互助内容,提高互助水平;最后是政策建议,通过明确政府、街道和社区各自职责和分工,完善互助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建立统一规范标准,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政策作保障以期完善“据点互助”养老模式,并能进行推广,促进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