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化学植筋群锚效应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国内外关于结构胶植筋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及理论分析,对混凝土结构化学植筋的群锚效应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及国内外关于化学植筋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二、介绍了在混凝土基材上群锚植筋的拉拔试验研究。试验共对36组植筋构件进行了静力拉拔试验。植筋采用了JGN结构胶,钢筋直径分别为14mm、16mm、18mm,锚固深度为6d、9d、12d和15d,植筋间距为3d、5d和8d。试验主要观察各试件的破坏形态、量测P ? s曲线,考察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刚度、延性等指标,探讨锚固深度、植筋间距和钢筋直径对群锚植筋构件锚固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推导了群锚植筋受拉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三、对群锚植筋进行了宏观单元的有限元分析。讨论了不同混凝土裂缝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引入了转动裂缝模型,提高了分析精度。分析了裂缝张开时裂面剪力传递系数βt和闭合裂缝剪力传递系数βc以及最大开裂应变εmax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大量试算,确定了适合本文分析模型的各参数,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四、参考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的研究方法,推导了结构胶植筋锚固的理论表达式,并基于精细单元对植筋静力拉拔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采用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化学植筋群锚效应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可供工程实践参考的建议。另外,本文还进行了小直径芯样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制定小直径芯样与标准芯样之间的强度换算标准,为推广小直径芯样的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混凝土结构应用日益广泛,结构在恶劣环境(比如沙尘暴、严寒、霜冻、酸、碱和盐等)中遭受侵蚀或者腐蚀作用,使得结构耐久性降低,服役期限缩短,致使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本文主要研究区域为内蒙古中西部沙漠地区,该地区公路和桥梁等混凝土设施长期受到沙尘暴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严重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文在研究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风沙环境的特点和混凝
钢管混凝土构件是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组合,它充分发挥了钢材的抗拉性和混凝土的抗压性。钢管混凝土因为其承载力高、延性优、防火和抗火能力强、加工安装方便等优点正被越来
热质循环热回收技术是一种能适用于复杂环境下工业低品位废热回收技术,热质吸收塔和热质释放塔是热质循环热回收系统的核心设备,其性能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热回收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是岩土工程界的一个前沿课题。目前在桩基设计中对于地震作用下液化土中桩基承载力的计算存在着一些简化方法,但是都缺乏实际震害的校核或模型试
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拼缝处局部搭接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和ANSY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首先,通过静载破坏试验,研究了15个不同锚固长度和弯起角度构件的荷载-滑移
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地震、爆炸、冲击等动态荷载作用,而混凝土在动态荷载作用下其动态力学特性和静态特性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由于混凝土动力试验比较复
近年来,无论是抗震设计还是抗震评估方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考虑问题的着眼点也从单一考虑内力或者位移指标发展为综合考虑能量和损伤指标。从发展的轨迹上看,基本经历了一个由静
大型复杂滑坡及其稳定性问题历来受到关注,虽然对之作了大量研究,但并未全面系统的理解其特征和机理,致使对其稳定性评价和发展演化趋势预测也缺乏正确合理的理论指导。目前的研究多基于就滑坡论滑坡,将滑坡演化与地质环境演化分离开或者联系不够紧密;同时忽略了滑坡物质和能量随时间变化时滑坡空间格局同步改变的现象,缺少将滑坡的时间演化和空间格局两方面入手研究滑坡时空演化的理论。在积石峡水电站坝后Ⅰ号滑坡研究过程中
水流数值模拟后处理,主要是水流数值模拟数据的处理和各种图形的绘制。通过逼真、生动的图像或者动画的方式来显示某一时段内整个数据场的动态变化过程,有利于观察和分析模拟结
在抗震研究领域,土层的剪切波速值的大小不仅能够反映场地传播地震波能力的大小,同时它也是描述土体动力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工程中,常用剪切波速来确定土层覆盖层厚度,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