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崎润一郎的《细雪》是他中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历来以“恶魔主义”“官能主义”著称的谷崎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出和大多数前作迥异的风貌,并因此被评论家们冠以“回归古典”的印记。关于这部作品中所体现的“谷崎美学”,前人的研究较为全面,而其长卷式风俗画般的描写手法也引发了不少研究者的兴趣。本论文从叙事学的意义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细雪》的叙事手法做了多角度的剖析。本论文共由五章组成(包括序章、正文的三章和终章)。序章中首先回顾了谷崎润一郎创作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因为对其创作期的分类法有多个不同版本,本章不对分期进行归纳,而是着眼于谷崎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和风格。从二十五岁出道,到关东大地震后迁居关西,乃至战后,谷崎润一郎蓬勃的创作力结出了累累硕果。在他偏向于官能和神秘色彩的早期作品与晚年的乱伦谱系作品之间,是《源氏物语》现代日语译本和《细雪》这两部巨作,而两者之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谷崎所走过的创作道路的回顾,并把他与同时代的永井荷风以及志贺直哉作比较,可以看出,谷崎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烙印。在此之后,经由三岛由纪夫对谷崎文学三大命题的总结,来指出《细雪》在其个人创作生涯乃至日本文学史上的重要性。第一章对《细雪》的背景作了概要的介绍。其中包括时代背景,故事梗概,作中人物与作者身边真实人物的关系,并介绍了关于《细雪》在四个主流方向上的先行研究,以及本论文与先行研究的不同着眼点。第二章对《细雪》的叙事手法进行分析。首先对《细雪》当中所采用的糅合了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的叙事角度作具体的拆解。这部作品中的人物视角不断变化,主要是通过幸子夫妇来整合所有事件。作者故意对全知视角设限,为的是更好地从侧面突显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同时,这是一部用了大量“无标点符号引用”的长对话支撑的作品,本论文尝试分析这种层层转述的手法的妙处。另外,作品中的故事涉时六年,事件众多,前人的研究中,既有把时间轴设定看成线性前进的观点,也有时间循环的论点。本论文结合前人的理论,认为时间轴的“闭锁、循环”与来自外部的影响并存。第三章论述《细雪》的人物塑造手法。结合谷崎在《阴翳礼赞》中的美学观,可以把主要人物雪子与妙子看作“阴翳与光”的对照。谷崎美学所盛赞的阴翳之美体现在人物性格上,雪子代表的“阴翳”所具有的美逐步呈现出来;而可以看作“光”的妙子,则随着故事的展开逐渐折堕。更深一步看,这两者的个性描写互为表里,既有外在的对比,也有内在的矛盾。为了描写这样形成“光”与“阴翳”之对照的性格,作为辅助的人物群像也采用了浓淡相宜的描写手法。从幸子到贞之助到周围的外籍友人,《细雪》中对人物的勾勒具有巧夺的匠心。终章在总结前四章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下一个课题:谷崎在《阴翳礼赞》以及其他文论作品中的美学观如何体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