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布地奈德雾化方案对5岁以下儿童复发性喘息干预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每日低剂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Budesonide,BUD)方案及间歇足剂量早期雾化吸入BUD和间歇一般剂量抢先雾化吸入BUD这三种不同雾化方案干预改良哮喘预测指数(the modified asthma predictive index,mAPI)阳性的5岁以下儿童复发性喘息的疗效,为其早期选择恰当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喘息,年龄12个月-59个月,mAPI阳性的160例患儿作为随访对象。按入院或门诊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到三个组:每日低剂量雾化吸入BUD组(每日组)54例、间歇足剂量早期雾化吸入BUD组(早期组)及间歇一般剂量抢先雾化吸入BUD组(抢先组)各53例。每日组初始雾化吸入1mg BUD,每天1次,每1-3个月进行病情评估,病情控制则减原剂量的25%-50%,直到最后以雾化吸入0.25mg BUD,每天1次的剂量维持至1年,否则继续原剂量用药。早期组在患儿出现咳嗽、流涕等先于喘息发作的较明显呼吸道症状时开始雾化吸入1mg BUD,每天2次,连用7天后停药。抢先组在患儿一旦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任何可疑呼吸道表现或接触过敏原之前立即雾化吸入0.5mg BUD,每天2次,危险因素去除或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后2-3天停药。所有患儿治疗随访1年。比较各组疗效观察结果,如糖皮质激素使用疗程数、喘息发作次数、因咳喘静脉治疗次数、急诊次数、有症状天数及呼吸道症状评分等指标;同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疗程数、静脉治疗次数、喘息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及住院率。研究结果:(1)在1年随访期间,每日组54例,1例失访,2例因依从性问题改为间歇治疗,1例因其他原因中途退出。早期组53例,2例因治疗失败转为每日组,1例因其他原因中途退出。抢先组53例,1例失访,1例因治疗失败改为每日组,1例因其他原因中途退出。总共150例完成试验,每个治疗组分别为50例。(2)三组治疗后均能减少喘息患儿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疗程数、静脉治疗次数、喘息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及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随访1年期间,各组患儿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疗程数,喘息发作次数,静脉治疗次数,有症状天数,急诊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症状评分,因喘息住院病人数,治疗失败率,使用SABA天数,三组间比较亦未见显著差异(p>0.05)。(4)早期足剂量雾化吸入及抢先一般剂量雾化吸入这两种间歇吸入方案使用BUD天数及BUD剂量较每日低剂量雾化吸入方案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抢先一般剂量雾化吸入方案使用BUD剂量最少(p<0.01)。研究结论:(1)每日低剂量雾化吸入BUD治疗方案、间歇足剂量早期雾化吸入BUD治疗方案及间歇一般剂量抢先雾化吸入BUD治疗方案均能显著减轻5岁以下儿童复发性喘息严重度,且三种方案临床疗效接近。(2)间歇足剂量早期雾化吸入BUD方案及间歇一般剂量抢先雾化吸入BUD方案较每日低剂量雾化吸入BUD方案使用BUD天数和剂量少,且间歇一般剂量抢先雾化吸入BUD方案使用BUD剂量最少。(3)间歇一般剂量抢先雾化吸入BUD方案给药时间最早,较间歇足剂量早期雾化吸入BUD方案给药时间更灵活,可作为5岁以下mAPI阳性的复性发性喘息儿童的防治方案之一。
其他文献
国际建设工程争议呈现技术性强、专业化程度高、证据繁多、裁判周期长等特征,致使争议解决相对复杂。专家证据制度作为辅助裁判者认定事实的关键考量因素,通常被区分为当事人
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新建120万吨/年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采用中国石油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开发的GARDES技术及其系列催化剂,以催化汽油为原料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
介绍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性能,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与最佳的操作条件及有关进展情况。对现工业化运行的主要纳米活性炭纤维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