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其列为目前人类的三大“杀手”之一。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ICA)是临床上判断冠脉狭窄程度、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ICA是一项有创性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且费用高昂,而且并不适用于冠心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2005年由西门子公司推出的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DSCT),具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双源CT冠脉造影(DS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DSCT-CA)相对于ICA是一项无创性检查,DSCT-CA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或排除冠心病的一线检查手段。但与“金标准”ICA相比,DSCT-CA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仍有影响DSCT-CA准确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因素存在。目的:本研究旨在以选择性冠脉造影为金标准,探讨影响双源CT冠脉造影准确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因素并探讨如何减轻或避免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12月临床疑似或确诊冠心病的病人83例行双源CT冠脉造影检查,所有的患者均在随后1个月之内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根据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冠状动脉分段方法,将冠状动脉分为15段。第1-4段为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分别是近段、中段、远段及后降支;第5段为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第6-10段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分别为前降支近段、中段、远段及第一对角支(Diagonal 1,D1)和第二对角支(Diagonal 2,D2);第11-15段为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分别为左回旋支近段、第一钝缘支(Obtuse Marginal 1,OM1)、左回旋支中段、第二钝缘支(Obtuse Marginal 2,OM2)及左回旋支远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5级。分别是(1)无狭窄;(2)轻度狭窄:狭窄程度<50%;(3)中度狭窄:狭窄程度≥50%,但<75%;(4)重度狭窄:狭窄程度≥75%;(5)完全闭塞,狭窄程度100%。在每一个节段的基础上,以ICA为金标准,分析影响DSCT-CA与ICA诊断冠脉狭窄程度不一致的原因。结果:1、DSCT-CA和ICA诊断冠脉狭窄程度不一致的节段有61个,其中DSCT-CA高估的节段有25个,低估的节段有36个。DSCT-CA和ICA诊断冠脉狭窄程度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包括:严重钙化斑块所导致容积伪影(10个节段,DSCT-CA高估了8个节段,低估了2个节段),非钙化斑块与混合斑块所致漏诊或过诊(17个节段,DSCTCA漏诊了13个节段,高估了4个节段),心率变异性大(8个节段,DSCT-CA高估了2个节段,低估了6个节段),呼吸运动所导致伪影(7个节段,DSCT-CA高估了2个节段,低估了5个节段),心肌桥影响(4个节段,DSCT-CA高估了2个节段,低估了2个节段),测量位置不当(6个节段,DSCT-CA均低估了这6个节段的狭窄程度),造影剂因素(3个节段,DSCT-CA高估了1个节段,低估了2个节段)。2、经X2检验,DSCT-CA与ICA在冠脉狭窄程度<50%、≥50%、≥75%时诊断P值>0.05,两种检查方法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结论:1、在临床工作中,有多个因素会影响到双源CT冠脉造影的成像质量及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在临床工作中准确掌握这些因素并减少或规避这些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双源CT冠脉造影的成像质量并提高其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2、双源CT冠脉造影是一项诊断或排除冠心病的一种可靠、准确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