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氧化剂对制革污水异味处理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yf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技术是近年来新兴技术之一,相对于传统的污染治理方法,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法是通过在紫外线激发下,产生游离电子及空穴,进而产生较强氧化活性作用的羟基自由基,由此可攻击有害污染物,加速各种大分子有害物质的氧化,使之分解成为无害的小分子物质CO2、H2O等,从而达到污水治理的目的。光催化氧化技术正以其特有的优势迅速发展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而探索其作用机制、开发高效率的催化氧化剂以及对光电催化技术的改进,使得光催化技术真正应用于污水治理领域,必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论文以制革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废水中所含有害物质的特性,采用悬浮式纳米催化剂主动地对废液中所含VOCs进行处理,从而降低有毒臭气的释放。同时,本研究也探讨了光催化氧化剂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催化剂材料对有害气体的降解作用不同,WO3在VOCs的降解作用上强于TiO2;复合体系催化剂在分解VOCs上明显强于单体催化剂。且不同晶体结构对催化性能有所影响。该文还初步考察了不同光源对催化剂在催化性能上的研究。发现上述复合催化剂在处理制革污水时在紫外光UV(波长为253.7nm)的照射时效果优于可见光,为光催化氧化技术应用于制革废水异味的治理方面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本实验证明光催化氧化剂对制革污水产生的异味具有降解作用,其降解作用机制是催化剂在光能的刺激下产生的光电催化氧化;光催化剂氧化作用与构成催化剂的纳米材料晶体结构有关,其分解有害物质作用机制与电子亲核攻击有关。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不断腾飞的同时,市场对于各类资源的需求也是越发增多,与此同时国际资源市场呈现一种“卖方市场”的特性,我国的资源形势面临重要考验。2008年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海
随着新一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要按照国家规定切实履行缴费义务,才能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这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已经终结。
<正>邬烈炎1956年生于江苏南通。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留校任教。2001年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
溶菌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包装工业、医学临床及生物工程中。随着各种新的生物分离技术的出现,用于溶菌酶分离纯化的方法也愈来愈多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LM,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菌广泛地存在于环境中,传染途径繁多。近年来大规模的李斯特菌病频频爆发
小型导弹具有口径和体积小、重量轻、毁伤半径小、制导精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等显著特点,应用前景广泛,例如无人机空地作战、空空作战以及陆军或海军陆战队员的单兵使用等
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以《关于组织开展"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与A大学参加"挑战杯"相关调研
海图自动综合研究由传统地图综合研究和海部要素综合算法两部分组成,是海图生产自动化的瓶颈之一。简要分析了海图海部要素综合算法的特点,思考和展望了海图综合的未来发展方
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是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MMP-9、TNF-α和IL-8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