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是具有森林植被类型特点的典型地区,是东亚阔叶林向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草原向森林的双重过渡地带,是华北植物区系向兴安植物区系的过渡带,是连接各大植物区系的纽带和桥梁;同时也是西辽河源头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本论文以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罕山阴坡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如下:(1)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罕山阴坡,随着海拔由低到高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土壤的PH值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效氮、土壤有效钾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由低到高,其变化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而土壤全钾、土壤有效磷、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以及土壤机械组成随着海拔由低到高,其变化规律不明显。(2)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罕山阴坡相同植被类型下,随土壤深度的加深(将土壤分为0-20cm、20-40cm、40-60cm、60-80cm四个层次进行研究)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土壤有效氮、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土壤粗粉粒、土壤中粉粒、土壤细粉粒、土壤粘粒的变化符合,土层的加深其含量逐渐减少的变化规律。而土壤容重、土壤PH值的变化符合随着土层的加深,其值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而土壤全磷、土壤全钾、土壤有效磷、土壤有效钾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变化规律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