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关键行为指标的设定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ninetai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管理的科学化,众多学者将企业的研究方向从资本市场的运作转向了企业人才管理的研究。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人才永远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进行人才的管理和推动企业有效经营方面,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无疑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绩效就是利润,企业管理高层最关注绩效,资本市场最关注绩效,员工则最期待公平的绩效。而绩效考核关键行为指标的有效设定,是卓有成效实施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首要前提。关键行为指标作为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的重点指标,在绩效考核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关键行为考核指标的有效设定与合理实施,是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而如何进行关键行为指标的设置,是企业在真正推行实施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鉴于关键行为指标在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核心地位,本文将重点研究关键行为指标的设置方式和方法,从研究员工的工作行为入手,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汇总,从中提取关键行为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数理统计模型相结合,利用SPSS软件,对关键行为指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检验。本次实验是对北京某大型软件公司进行实践调研,由员工参与进来,重点选择了研发部门为关键行为指标设定实验对象,设计了关键行为指标调查问卷,员工对问卷进行打分。采用了信度及效度对打分的结果进行验证,首先从第一个维度对问卷进行重测信度的检验,通过分析剔除相关性较低的行为指标。目的是保证员工打分结果的真实性,避免主观随意性。然后将经过筛选的行为指标重新编码,让所有被调查员工对高绩效、低绩效、普通绩效水平的员工分别进行打分,共进行三次打分。从第二个维度对问卷的打分结果进行效度检验,采用了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来验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实验最终完成了关键行为指标的设定,结果验证真实准确,被实验对象广泛采纳接受。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确定绩效关键行为指标的设置方法。不仅为公司的绩效考核提供了可靠的指标参考,而且为制订公司的人力资源的薪酬、培训、激励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正>党中央将精准脱贫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在我国过去的扶贫开发历程中,产业扶贫一直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富锦是蔬菜生产大县。常年栽培面积均在10万亩左右。蔬菜生产在丰富居民菜蓝子、保证食品安全并拉动地方经济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实施蔬菜安全优质栽培技术为富锦市蔬菜生产注入
<正>楔形缺损是一种牙体硬组织的非龋性疾病,中老年人患病率达50%以上[1]。我们选择流动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老年患者楔形缺损,追踪观察2年的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和方法
开发基于专业群基础上的素质培养与职业发展教材,要注意统筹考虑素质培养与职业发展教材的定位,要系统研究本专业群的学生素质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要结合专业教学和就业
阜新地区春季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是制约该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1]。采取有效的覆盖保墒措施,提高土壤水分的可利用率,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及产量,是当地旱作农
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视学前教育",为学前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师资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世界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脾气虚型患者痰液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活性与表达及炎症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