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矢量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对合成孔径成像雷达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蓬勃发展,对高分辨率、多极性以及多模式的合成孔径雷达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整套合成孔径雷达的一部分,信号源的研究亦是其中研究与开发的热点。 本文针对大容量成像数据回放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容量存储器的信号发生器结构,这包括了软硬件系统的设计。系统以FPGA芯片为处理核心,以6根容量大小为1G字节的DDR SDRAM作数据存储,这样整体数据存储容量可以达到6G字节。回波数据由上位机通过USB2.0接口导入到DDR SDRAM中,然后FPGA从DDR SDRAM里面读取回放数据,再通过高速的D/A变换器进行数据播放。为了保证播放产生的信号具有比较好的幅相一致性,利用FPGA设计的灵活性,通过构建一个滤波网络来对回放数据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从而产生I,Q两路重复频率(PRF)脉冲压缩信号波形,这两路信号可以用于对合成孔径成像雷达的系统功能的验证与测试。 本系统通过反复的大量实验与测试,在谐波、杂散以及相位噪声方面达到了较高的信号指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超宽带(UWB)是一种以较低的能量来发送高速数据的技术。与其它无线通信技术相比,UWB具有传输速率高、系统容量大、抗多径能力强;功耗低和成本低等优势。特别是它不需要占用额外
本文主要围绕高阶统计量在水下目标的回波特性提取的应用。 文中首先介绍了水下目标识别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了利用高阶统计量理论研究弹性目标的散射回波特性的方法。然
红外小弱目标的检测与跟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红外制导和预警、视频监控、医学探测等领域。研究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红外小弱目标跟踪的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社会价值。近年来
随着多媒体、互联网、大容量存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视频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发挥海量视频数据的资源共享优势,支持视频非线性编辑、语义理解和高效检索,完善和
AVS标准是由2002年6月成立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联合国内从事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制定完成的,一套适应面十分广阔的技术标准。它是我国
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一章介绍了主要UTRAN技术以及各自特性,并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了现阶段适合国情的从基站到基站控制器传输的3G解决方案,并对3G未来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能够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抗多径衰落能力强,是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多径传播
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已经让人们感受到优质的服务和越来越便捷的沟通,但同时,它又对不同标准下系统间的兼容性提出了的迫切的要求,即通信平台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展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