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足三里穴拮抗大鼠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来源 :军医进修学院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aost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组织(病理切片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局部肠组织急性炎症反应损伤程度、肠粘膜血流量及小肠上皮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230±20)g,随机分成四组,分别标记为缺血再灌注(I/R)组、电针(I/R+EA)组、假针(I/R+SEA)组及假伤对照(S)组,其中各组又按照再灌注后第1h、第3h两个时间点随机分为2个亚组,以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法复制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附每组处理情况列表如下:  各组于再灌注后第1h、第3h观察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检测肠组织含水率、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肠粘膜血流量(IMBF)。  结果:1.采用布袋和皮内掀入针固定法持续电针足三里,能在清醒状态下达到抗炎和干预肠缺血再灌注的效果。2.再灌注后第1 h和第3 h,电针组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比模型组均明显减轻,肠组织含水率(74.00±2.11,80.69±1.66)比模型组(78.78±0.80,83.17±2.08)显著降低(均P<0.01);肠组织DAO活性(68.83±4.31,47.84±5.57)和IMBF(152±5.8,139.8±6.1)与模型组(32.86±4.72,17.01±2.96)、(124.7±8.3,89.4±13.2)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1);假针组肠组织病理、含水率、DAO活性及IMBF则均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  结论:成功建立了清醒状态下针刺干预肠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模型;电针足三里能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组织水肿,促进肠组织供血,并保护肠上皮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方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Ⅳ型胶原的水平的影响,旨在探讨滋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理及血清Ⅳ型胶原对肾脏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目的:通过对纳支法治疗妇科疾病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纳支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特点;同时,对纳支法中从肝脾肾论治的各科疾病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异病同治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