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图像感知哈希内容认证方法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ibao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入数字多媒体时代,图像作为人们获取信息最直观直接的方法之一,大量涌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图像本身具有的易编辑、易修改等特性,以及图像处理软件的日益增多,使人们对图像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质疑。现有的图像感知哈希技术可以将具有相同内容的图像映射成一个简短的摘要,以此摘要对图像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认证。论文从真实应用中的彩色图像入手,采用感知哈希技术,重点对彩色图像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篡改检测与篡改定位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的彩色图像感知哈希算法。该算法首先结合图像正则化对图像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把对变换系数求得的统计值作为中间感知哈希;然后利用块与块统计值之间的关系对中间感知哈希进行量化;最后对量化后感知哈希值运用混沌加密得到最终的感知哈希序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常见的图像内容保持操作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区分性,在碰撞率和检错率方面性能良好,可广泛服务于图像识别/认证类型的应用。2.针对现有算法不能囊括图像中的所有特征内容,即忽略了正方形图像的内切圆外的四个角内的内容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插值映射和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的彩色图像感知哈希认证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插值映射将正方形图像内切圆外的四个区域的内容映射到内切圆中,来保留图像信息;然后对图像进行分环操作,以使图像能够抵抗旋转操作;最后对分环后二次映射得到的图像进行NMF操作,得到最终感知哈希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大多数图像内容保持操作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并且有较好的篡改检测能力,可有效检测到对图像边角内容的篡改,并可使图像抵抗任意角度的旋转攻击。3.为了更准确地检测与定位图像中的篡改区域,提出了一种结合NSCT特征与FT(frequency-turned,FT)特征的图像感知哈希内容认证算法。该算法模拟了类似于人眼的感知特性,自下而上的提取了图像的显著区域作为局部特征,并把NSCT变换后的统计特性作为全局特征,结合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来进行图像认证。全局特征用来区分不同图像和相似/篡改图像,局部特征用来检测图像是否被篡改,并进行篡改区域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区分性,能够有效地进行篡改检测,并实现较为精确的篡改定位。
其他文献
国际电信联盟(ITU)表示,2009年底,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达到46亿,而到今年年底,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50亿。虽然全球经济经历了低迷阶段,但是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仍在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功能的增强和复杂度的增加使得软件的成本、进度和质量变得难以控制,这些问题己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伴随着Web Services技术在信息技术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基于Web Services技术的Web服务的可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了服务提供商和服务使用者普遍关注的焦点,服务提供商
现实世界的数据往往具有较高维度,直接应用传统数据挖掘技术将面临“维灾”问题。因此,研究有效的降维算法,寻求在低维上进行数据分析,成为数据挖掘研究热点。但是,许多传统
目标跟踪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出现卡尔曼滤波、均值漂移和粒子滤波等算法,算法的性能高低决定着跟踪效果的好坏。目前的主流跟踪算法都能适应比较简单的环境,但对于稍微
随着web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据呈现出了海量、异构、高速增长等特点。由于传统的DBMS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数据管理的需要,人们提出一种新的面向主体的数据管理技术——数据空间
学位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和Intemet的普及和发展,视频资源正以指数形式日益增长,人们对视频的查询、检索和浏览等需求也越来越多,使得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CBVR)成为多媒体技术领
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已经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占领了用户终端市场,尤其是以手机终端设备为代表,互联网已成为公众传播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微博在互联网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影
嵌入式系统现在在世界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嵌入式软硬件的复杂度在不断增加,嵌入式系统开发变得越来越复杂。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发展却相对很滞后。为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