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7托卡马克上低杂波电流驱动下锯齿不稳定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HT-7托卡马克上低杂波电流驱动条件下,我们在锯齿的上升段观察到一个新的m/n=1/1的扰动。这支模出现在锯齿的上升段,然后逐渐饱和、衰减并最终在下一次锯齿崩塌的前兆振荡出现之前消失了。为了与锯齿前兆振荡和后续振荡区分,我们称为“中间振荡”。它通常不会导致锯齿崩塌,其非线性演化行为与电阻撕裂模的非线性演化行为有点类似。中间振荡的出现说明锯齿的激发条件和m=1的模的激发条件是不同的,这是和Porcelli等人提出的锯齿激发模型相矛盾的。   本文从理论上和实验上研究了中间振荡的激发机制包括快电子的动理学效应,以及中间振荡的最终稳定机制。中间振荡很有可能是电流梯度驱动的,并且浅俘获的高能电子的动理学效应是可以忽略的。我们提出在下一次锯齿崩塌前中间振荡的稳定很可能是由于m=1的磁岛导致局域快电子径向输运的增加从而使得电流分布平化引起的。这一模型可以解释不同实验条件下观察到锯齿和中间振荡的主要特征。为了获得足够精确的电流分布,以便将来定量分析EAST上的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的机制,我们最近采用Fortran和Matlab两种语言混合编写了一个平衡反演程序,反演计算的方法采用了EFIT程序中的算法。它已经被应用到EAST前两轮的放电实验中的位形计算,初步的计算结果与EFIT程序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其他文献
高能碰撞核物理的发展使人类对于物质的产生及其演化有了新的认识,即在温度极高和能量密度极大的条件下普通的强子物质可能发生解禁闭相变,成为夸克和胶子共存的等离子体,简称为
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重要部分,占整个电池重量和成本的绝大部分,双极板的性能直接影响了燃料电池的性能。理想的双极板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同时还要有好的耐腐蚀能力。金属双极板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是双极板材料的首选。但是金属双极板在燃料电池工作环境下的耐腐蚀能力较差,腐蚀产物会使双极板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从而导致燃料电池整体性能下降。通过表面沉积薄膜来改变金属的
多铁性材料,由于其同时具有铁磁有序、铁电有序或铁弹有序而且它们之间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存在磁电耦合的特性,使得它在信息存储、自旋电子设备以及传感器等方面都颇具发展潜力。
大气湍流中运动目标跟踪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军事、非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气湍流中光学主动跟踪视轴稳定性研究”,分别从大气
本篇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了含两个零矩阵元结构的Majorana中微子质量矩阵模式,并进行了唯象分析。  太阳、大气、反应堆以及加速器中微子振荡实验为中微子质量和混合提供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