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和意向性视角下的刻意曲解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z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刻意曲解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刻意曲解是说话者和听者进行互动的结果。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听者为了达到自己的交际意图,在正确理解说话者话语的前提和自己主观意向性主导下,利用语言的多语境性,多意义性以及不确定性,刻意歪曲对方的话语意图,从而达到某种交际意图。刻意曲解因其特殊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与日常交流有很大不同,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刻意曲解在国内外均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从主体间性和意向性的角度对刻意曲解这一语言交际行为进行了研究。本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实现刻意曲解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听话人是如何进行刻意曲解的?(3)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是什么?本文分析的语料来自美国家喻户晓的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选取其中典型的例子举例分析刻意曲解的前提条件,操作过程和语用功能。首先,要想对说话人的话语进行刻意曲解需要最基本的两大前提条件:说话者的话语这一客观条件和听话者的意向性这一主观条件。说话者的话语中隐藏的很多不确定因素给听者提供了刻意曲解的机会,例如一词多义、指示语、结构不明确等。而听者的意向性促使他以刻意曲解这一方式来理解并回应说话者的话语。具备了这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接下来听者就开始在大脑中操作他刻意曲解的过程。根据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1989),双方交流时会进入一种人际交往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话语参与者会从本身和他者的视角考虑问题,从而达到相互理解的共识。双方为了达到共识,会无意识地遵循三个有效性要求。本文尝试从这三个方面研究刻意曲解这一语言现象。刻意曲解是听者通过故意转换说话者话语的语境得以实现。为了让听者理解自己所说的话并与自己达成共识,说话者的话语是基于主体间性的三个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说话者会陈述一个真实的命题,自己认为正确的句子和表达自己真实意图的话语。听者会根据说话者的话语和对话发生的语境推测出对方的真实意图,但是有时听者并不一定会顺应说话者的意图做出说话者理想中的回应,而是为了显示出自己的意图而忽略自己的正确理解给出刻意曲解后的回应,听者会根据说话者说出的话和可能发生的语境,对所发生的语境进行转换,使自己的回应听起来无可厚非,换句话说,他也遵循了会话的三个有效性要求。仔细推敲这出乎意料的似乎不合时宜的回应会发现它巧妙地表达了听者的交际意图,双方各自会意,交流圆满结束。最后,本文发现听者的刻意曲解可以实现一些语用功能,这也正是听者选择刻意曲解这一交际行为的目的所在。这些语用功能主要有制造幽默效果、保全面子、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摆脱困境、反击、表示不满和逃避话题。本研究虽然是从主体间性和意向性角度对刻意曲解现象的初步研究,但也对刻意曲解的运行机制得出了一些结论,可以加深我们对刻意曲解的理解,引发更多的相关研究,对于言语交际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随着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的增多,凶险性前置胎盘以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逐渐开展,有效控制术中及产后出血量。总结10例妊娠合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融资难成因的分析,介绍了ABCP,即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的产生背景、特点以及在海外的发展状况,旨在对我国ABCP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为
为探究多模式个体化镇痛应用于骨科疼痛管理病房的效果观察,本文通过对临床治疗中的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试验中的两组一组采用多模式个性化镇痛的应用治疗,另一组采用常规
<正> 9.VK型火花塞是什么样的火花塞 VX型火花塞是中心电极处使用白金,且电极径作得非常精细的一种火花塞,这种火花塞可以提高火花塞的打火性能。由于VX型火花塞的中心电极径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膝痹病的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74例。治疗组口服独活寄生汤加减汤药结合针刺和艾灸特定腧穴治疗,对照组膝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