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XX是”这一结构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认为“双音节副词+是”这一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未词汇化和词汇化阶段并存,且由于句法功能、格式语义、语用功能等的不同又分化为词汇化低级和高级两个层级。本文认为“XX是”在现代汉语中越来越趋向于成为表说话者主观评议的话语标记。并且,“XX是”主要在口语语体中标识了阐述类、表态类和指令类三种语力。文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全面回顾学界对“双音节副词+是”结构的相关研究,对其中的得失进行总结和评介。并对本文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确定及语料来源作了说明。第二章“XX是”结构的词汇化和主观化本章从历时语法化角度出发,追溯了“XX是”从词汇化前阶段到低等词汇化级别再到高等词汇化级别的发展过程,具体而言,即:由跨层次的句法结构——焦点敏感算子和焦点标记的结合——话语标记的发展历程。并从语义、句法、语用等层面将“XX是”发生词汇化层级进行了详细划分,认为“XX是”的词汇化过程包括:作焦点敏感算子的“XX”和作焦点标记的“是”连用的词汇化低级阶段和作话语标记的“XX是”所代表的词汇化高级阶段。还从句法位置、句法功能、句子主语和言者主语、所出现的语境及语音表现等方面对“XX是”词汇化两个层级的异同作了详细对比。第三章“XX是”的语力标识功能本章从高等词汇化级别的“XX是”在句中作语力显示项的角度入手,认为“XX是”在句中所标识的语力类别包括阐述类、表态类和指令类三种,并对划分依据作了解释。从施事(行为)意图及其力度强弱、实现施事意图的方式和真诚条件及其真诚力度条件等语力表达的构成要素上,具体分析了表态类言语行为中表强调语力的“特别是”和“尤其是”的异同之处。第四章“XX是”与“XX”的异同比较对前人提出过但未彻底解决过的问题——“XX是”与“XX”在句法分布、语义、语用上到底有哪些不同?“XX是”格式中“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出现,什么情况下一定要出现?本文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初步解答。第五章结语对本文研究的价值与不足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