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银行见索即付独立保函作为一种银行信用担保形式,因其特有的独立性、单据化、高效、可靠等特征深受买方和银行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随着中国推出"一带一路"这一政治经济战略,印度因其在战略上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火电市场呈现出的巨大潜力,成为中国电力输出的重要市场。然而,几乎所有的中国电力企业在"走出去"进程中,都曾在印度市场陷入"困局",许多中国企业开具的银行见索即付保函在项目完工收尾阶段或被印方业主索偿、或被印方业主用之为谈判筹码要求中方承包商在合同争议上做出妥协和让步。保函风险已成为广大中国电力企业在印度执行项目的软肋,使其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极易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攻克这块诱人却又"难啃"的"大蛋糕"时,针对印度火电市场特点和保函在印度的独有特征,研究保函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刻不容缓。本文首先介绍了见索即付保函的含义、兴起背景、特征和开立方式等基本理论;同时指出国内火电市场正不断萎缩、行业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印度因其对电力需求的稳步增长,将成为中国电力出口的重要市场。随后,对见索即付保函在印度火电市场应用中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和分析,并总结出五个方面的保函风险防范措施。其次,结合D公司两个印度火电项目的案例,介绍了保函在面临索偿威胁时可采用的两种风险应对措施——国际仲裁、和解,并分别对着两种方式进行了评价和实际应用分析,得出在印度执行的项目通过发起国际仲裁解决争议,将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并且结果充满不确定性,认为中国承包商应综合考虑可索赔利益、争议解决时间的和成本费用等因素选用恰当的争议解决方式。最后,论文提出了两种保函风险应对措施的新思路,认为中国承包商可从进一步明确保函索赔期含义和争取中国法院司法管辖权两方面进行探索,增加途径化解保函被索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