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风险偏好与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以节水抗旱稻为例

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anc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水抗旱稻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省时、减少面源污染的优点,该技术对应对水资源紧张、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挥重大影响,该技术不但在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同时也在解除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方面,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保障。不过,尽管该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普及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推广障碍,例如目前个别地区受到一定的宣传限制,农户没有广泛使用节水防旱稻技术,存在技术采用率低,采用时期较短等问题,导致了该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社会网络和风险偏好在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用中发挥了日益关键的角色。一方面,利用社会网络农户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自身需要的技术信息,达到评估技术预期收益的目的,同时也降低了技术采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风险偏好作为农户对技术风险的预判,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给予一定的干预、指导和控制。因此,社会网络和风险偏好对农户节水抗旱稻技术的采用决策和采用时间有何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如何才能利用社会网络和风险偏好提高技术推广效益?关于上述问题的回答,可以为节水抗旱稻技术推广机构拓宽路径,进而促进农户对节水抗旱稻技术的采用。本文的研究主要从社会网络、风险偏好这两大影响因素出发,对农户的社会网络和风险偏好进行多维特征划分,计算社会网络指数以及社会网络各维度指数,从而进一步分析社会网络、风险偏好对节水抗旱稻技术在采用决策和采用时间上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于促进该技术的推广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证支撑。首先,根据皖、赣、浙三个省份的实地调研数据,收集农户对节水抗旱稻技术的采用情况数据,总结该技术在实际采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就是收集并梳理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社会网络和风险偏好含义作出界定,判定其内涵由哪几个维度构成,在此过程中运用因子分析法来测度社会网络综合指数和各维度指数。再次,明确影响农户对节水抗旱稻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然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中的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社会网络、风险偏好对农户节水抗旱稻技术在采用决策和采用时间这两个方面的影响。最后,总结以上的研究内容,同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本研究得出的五个重要的结论,内容如下:(1)调研地还有一部分农户对节水抗旱稻技术不太了解或不了解,主要原因是农户对农业信息的获取途径比较单一,同时,农户对节水抗旱稻到技术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不采用节水抗旱稻技术的农户主要原因是不要了解该技术、种子价格高。目前农户节水抗旱稻技术推广中主要存在技术宣传力度不到位,技术指导有待加强、急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确保农民增收四个方面问题。(2)社会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网络中成员通过共享信息、互换资源、分享知识来维持联系,该网络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社会网络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网络学习、网络互惠、网络互动和网络信任。在社会网络结构中,影响最大的是网络信任和网络学习,其次是网络互动,最后是网络互惠。(3)风险偏好是指农户在作农业决策时的行为反应,该决策至关重要但同时面临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而农户呈现的心理状态。本文对风险偏好的研究维度分为三个,分别是:风险感知、风险规避能力、风险应对。在风险偏好的三个维度中,风险感知、风险规避能力呈显著负向影响。(4)社会网络无论是对节水抗旱稻技术的采用决策还是采用时间都是显著正向影响,而相对应的风险偏好则有显著负向影响。(5)针对社会网络的四个维度对农户节水抗旱稻技术的采用决策和采用时间的研究,无论是网络信任维度、网络学习维度还是网络互动维度,其结果为显著正向的,然而网络互惠维度的影响则是正向不显著。在风险偏好的三个维度中,相较于风险应对,风险感知、风险规避能力负向影响农户节水抗旱到技术采用决策和采用时间更明显。
其他文献
针对服装网络直播体验感较差的问题,采用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服装网络直播体验的内涵、维度指标及其对顾客的服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和探索。研究发现:服装网络直播体验包含服装产品体验、直播场景体验、直播效果体验、直播互动体验、情感体验、直播内容体验和直播优惠体验7个要素;其影响机制存在促进和抑制2种主体路径,促进机制主体路径为“网络直播体验—体验价值—顾客信任—顾客购买意愿”,抑制
<正>近期,百事(中国)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奠基仪式在广州举行。疫情没有阻止百事公司在华发展的脚步,2022年,百事(中国)有限公司已经开展并将完成约2亿元人民币(约3000万美元)的增资扩产项目。项目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包含扩建生产线及落地一系列安全质量改造升级、数字化创新举措等,以确保满足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投产后产能将扩大1倍;全部投运后可满足未来5年的业务增长需求。项目于2022年9月
期刊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其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是新时代背景下弘扬文化自信,稳步推进体育强国战略的时代之需。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解读新时代毽球运动的时代发展机遇与挑战,建构出新时代毽球运动现代化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认为: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国家层面政策的实施为毽球运动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构建管办协同的制度治理路径、体教融合的技术服务路径、术道融合的文化输出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促进包含青少年、妇女等在内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的开展,制定实施重点人群体育健康干预计划,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初中阶段是我国教育的基础阶段,初中女生作为兼具全生命周期中青少年、妇女两大重点人群特征的群体,强化其体育参与建设是推进
目的 通过兔肺激光消融实验,探讨CT图像中消融坏死区的范围。方法 在CT引导下,采用激光仪对兔一侧肺组织进行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LA)。术中及术后观察消融后即刻并发症并记录。通过CT表现以及解剖后肺组织大体标本观察消融灶形态及范围,光镜下观察消融灶的病理性变化。结果 激光光纤向前发射形成消融灶,呈类椭圆形。CT测量磨玻璃影范围平均为:800J(12.5 mm×9.1 mm);
有关当代文学历史化的讨论和实践虽已有时日,但学界对它的认知却一直存在分歧。文学批评貌似与历史化形态迥异,但它实则也是一种文学历史化,承担着文本审美知识“初始性”和“累积性”的双重历史化任务。史料的发掘、整理与抢救是当代文学历史化的重要路径,但绝不是历史化的全部要义,不能把历史化简单化约为做史料工作。历史化虽围绕“历史”发力,但并非出于一种“反文学性”的动机,它对“文学周边”的细致触摸,很多时候其实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我国科技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原始创新还不足,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创新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而且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科技创新能力与中东部发达省份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更需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开端寻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本文根据西北地区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了科学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体系。并将科技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面临复杂的内外部形势,我国始终坚持主动扩大进口战略,通过举办进博会、加大自贸区建设与开放力度等务实举措,表明了我国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动力的真诚意愿。进口贸易是一国对外贸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近年来,中国进口贸易发展迅速,在我国外贸中的重要性逐年攀升,随着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参与度不断加深,重视进口贸易
<正>山东打造的全国首个省级文旅数字藏品专区—数字文创“山东馆”上线;山东省数字融合版权交易中心揭牌,同时数字新文创板块“稀识APP”发布;山东省数字融合出版创新创业共同体接入“国家级版权交易保护联盟链”……近日,迈向数字文创的山东步伐十分紧凑。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数字技术支持、推动发展的数字文创呈现出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处于快速发展的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