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但是随着优质煤的不断消耗,褐煤的开发和利用逐渐得到重视。印尼褐煤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火力发电主要采用的煤种之一,但较高的含水量严重限制了印尼褐煤的利用,采用热解提质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褐煤中的水分,提高褐煤的成熟度,但是提质后的煤样容易发生复吸水,降低提质效果。本文以印尼褐煤、五彩湾煤和神华烟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三种原煤的煤质特性和理化结构差异,分别在N2和CO2气氛下对印尼褐煤进行热解(200500°C)提质实验,分析提质过程中温度和气氛对理化结构的影响。对三种原煤和提质印尼褐煤进行复吸水实验,研究理化结构和环境温湿度对复吸水特性的影响,进而得到煤阶和热解温度及热解气氛与复吸水规律的关系,用不同的模型描述了水分等温吸附过程,依托1H-NMR技术对原煤和热解提质印尼褐煤的水分进行了检测,划分了水分类型。主要结论如下:1、五彩湾煤属于烟煤范畴,但其收到基水分却高于印尼褐煤和神华烟煤。印尼褐煤热解时,碳含量逐渐增加,氧含量逐渐减少,CO2气氛比N2更利于氧的脱除,但对氢的影响很小。五彩湾煤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最小,而OH和COOH含量最高,印印尼褐煤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均略小于神华烟煤,OH和COOH含量则大于神华烟煤。提质过程中,褐煤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不断变小,整体上N2气氛下更大;OH和COOH的含量也随温度的升高不断减少,其中OH的热稳定性更高,CO2比N2更利于OH和COOH的分解和脱除。2、三种原煤干燥后复吸水率大小关系是五彩湾煤>印尼褐煤>神华烟煤,且均小于收到基水分含量。五彩湾煤在OH和COOH含量上的优势,使其具有较高的复吸水率,而神华烟煤虽然孔容积较大,但是含氧官能团很少,导致复吸水率最低,OH和COOH比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对复吸水的影响更强烈。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提质褐煤的复吸水率不断降低,由于CO2气氛下提质褐煤具有更小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以及较少的OH和COOH含量,所以复吸水率也更低。3、三种干燥原煤及热解提质褐煤都经历了快速吸水、缓慢吸水、最后达到吸水平衡的过程,复吸水环境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复吸水率越低;CO2气氛下,热解温度越高,提质褐煤的复吸水率越低。Henderson模型适于描述神华烟煤的水分等温吸水过程,而Mod-BET模型更适于五彩湾煤和印尼褐煤,三种干燥原煤的水分等温吸附复都是Ⅱ型吸附。热解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提质褐煤的一级吸附水和二级吸附水都越少,其中,N2气氛下一级吸附水含量显著大于CO2气氛,而二级吸附水含量差异很小。按照煤中水分赋存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毛细水、强束缚水、弱束缚水和自由水。印尼褐煤和神华烟煤中主要是强束缚水和自由水,其中印尼褐煤10100nm孔隙中含的氧官能团较多,强束缚水含量大于神华烟煤,而五彩湾煤中由于主要是50nm以上的孔隙及较多OH和COOH,因此含有较多的强束缚水和弱束缚水,导致其复吸水率最大。与干燥印尼褐煤相比,提质褐煤具有相同的水分形态,且含量关系为强束缚水>自由水>毛细水>弱束缚水,不同点是强束缚水和自由水显著少于干燥褐煤,而弱束缚水和毛细差异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提质褐煤的强束缚水和自由水的含量迅速减少,弱束缚水和毛细水减少幅度较小。对干燥原煤和提质褐煤的复吸水过程和水分形态的研究,可以为不同煤种的干燥和提质褐煤的储存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