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EMS化学诱变,寻找到一些形态相似,叶发育异常的突变体,遗传实验证明这些突变体可以被分成两类。它们分别与拟南芥已发现的突变体asymmetric leaves1 (as1) 和asymmetric leaves 2 (as2)互为等位。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克隆了影响拟南芥叶极性发育的重要基因AS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S1属于MYB基因家族,可能是一种转录调控因子。随后,与其它同学共同克隆并验证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EMS化学诱变,寻找到一些形态相似,叶发育异常的突变体,遗传实验证明这些突变体可以被分成两类。它们分别与拟南芥已发现的突变体asymmetric leaves1 (as1) 和asymmetric leaves 2 (as2)互为等位。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克隆了影响拟南芥叶极性发育的重要基因AS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S1属于MYB基因家族,可能是一种转录调控因子。随后,与其它同学共同克隆并验证了另一个与与AS1关系密切的基因AS2。通过扫描电镜、干涉相差显微镜、组织切片、过量表达等手段研究了AS1和AS2的功能,包括观察观察突变体的组织、细胞结构及早期发育状况,同时采用GUS表达、RT-PCR、原位杂交、Northern等手段分析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对野生型和AS1和AS2的分析和比较,发现AS1,AS2基因突变后都造成拟南芥叶的近远轴、基顶轴和中侧轴3个方向极性发育程度减弱甚至丧失。as1-101和as2-101的叶原基早期发育异常,而且,AS1基因过量表达的植物中普遍存在细胞衰老加快的情况。另外,它们的表达特征也非常相似,都在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中有强烈的表达。同时这两个基因在表达水平上并没有明显的相互调控关系。因此我们推测AS1和AS2基因很可能通过结合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在同一条调控途径中调控拟南芥叶早期发育;这条途径与产生极性分化信号途径相独立,但影响极性分化信号的作用。另外,我们的实验还证明,这条途径对叶形态发育的调控与遗传背景关系密切。
其他文献
无人机遥感是一种新兴的监测技术,由于其成本低、高效方便、能在云层下低空飞行的优点,无人机遥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无人机成像系统中,与线阵载荷相比,面阵载荷获取的图像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几何关系,而面阵摆扫型成像方式更因其具有总视场角大、观测范围宽、瞬间凝视成像等优点,在航空军事侦察、应急救灾和倾斜摄影测量等领域具有其独有的优势,成为当前国内外较为关注的一类新型遥感载荷,现阶段针对此类数据预处理关
当今气象卫星通过测量大气温湿轮廓线,获取大气温度和湿度垂直信息,提高了天气预报准确性。星载红外傅里叶光谱仪具备高光谱分辨率探测和大气垂直探测能力,能够准确地获得大气温湿轮廓线,是目前气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第17届世界气象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委员会确定了全球综合观测系统2040年远景发展计划,在高分辨率区域数值天气预报及有效地指导超短期预报上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例如实时地监测台风和强对流系统的强度和
红外光电探测技术发展至今已有近九十年历史。当前,红外探测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更小尺寸(Size)、更低重量(Weight)、更小功耗(Power)、更低价格(Price)和更高性能(Performance),常被称为SWAP3。在这个背景下,新一代高灵敏度红外雪崩光电探测器和高工作温度红外光电探测器迎来快速发展。HgCdTe材料具有极高的光电转化效率、载流子输运特性好、响应范围随组分可调等优势,更为重
作为光的基本属性之一,偏振能够提供有别于辐射强度的另一种关于物体的信息,由于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状态在发射或反射红外辐射时均可能产生不同的偏振状态,因此通过对红外成像场景中偏振信号的探测,能够提高图像对比度,增强系统对目标探测与识别的能力。同时,随着InGaAs探测器制备技术和微纳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使采用片上集成工艺制作分焦平面结构的近红外偏振探测器成为了可能。本文结合近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集成
近十年来,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性优势,如原子级厚度(电子态易于调控)、层间范德瓦尔斯力(异质结界面无晶格失配)和丰富的电子能带(覆盖整个电磁波谱)等,被不断深入地研究,已在下一代纳米电子和光电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与应用前景。稳定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作为二维材料的典型代表,具有带隙可调、较大的光吸收系数和各向异性等特点,为实现具有宽波段响应、高带宽和偏振敏感的光电探测器提供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然
深空探测和红外天文技术需要高性能的长波红外探测器,而我国在这方面相对落后。阻挡杂质带(Blocked Impurity Band,BIB)探测器具有响应波段宽、响应率高、响应速度快、易于大规模制备及方便读出等优点,成为过去三十年天文探测覆盖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的首选红外探测器。硅基BIB探测器具有与CMOS工艺兼容,易于大规模制备和方便与读出电路互连等突出优点,尤其受到重视。目前硅基的BIB探测器国
太赫兹技术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研究领域,在半导体、医疗、制造、太空和国防工业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潜力。太赫兹学科研究通常涉及到光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在太赫兹技术的多种应用中,太赫兹探测器是关键的环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几种基于有潜力的材料体系的太赫兹器件,结合材料的生长、理论计算、器件制造以及光电测试,研究了基于硒化锡和碲化钯材料的红外太赫兹探测。以材料的表征与研究为基础,设计了不
提高光电型窄禁带半导体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温度是当今红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Ⅲ-Ⅴ族InAs基半导体材料是制备高工作温度红外探测器的潜力材料。液相外延是一种近平衡态的材料生长方法,很适合生长器件级质量的InAs基材料。我们采用液相外延技术生长了InAs0.94Sb0.06和InAs0.89Sb0.11两种吸收层材料,对应的室温截止波长分别为3.9μm和4.4μm。采用液相外延技术生长了InAs1-
中心体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是主要的微管生成中心、并且在M期形成纺锤体的极点。在过去的几年中,不少Ser-Thr激酶被发现对中心体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四类蛋白激酶,Cdk2,polo-like kinase1(PLKl),NIMA-related kinases(Neks),和aurora-related kinases(AIRKS).
第一部分:人甲状旁腺素1-34肽的制备第一章:人甲状旁腺素1-34肽的化学合成目的 以wang树脂为载体,应用Fmoc/tBu方法合成人甲状旁腺素。方法 Fmoc保护氨基酸用TBTU/HoBt活化后,进行缩合反应。合成的多肽用TFA处理,从wang树脂上切除。所得粗肽用SP-Sepharose-FF层析柱和半制备型HPLC分离纯化。结果 用RPHPLC和毛细管电泳法鉴定纯度在92%以上。通过电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