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机械振子耦合系统中量子特性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aog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纠缠和压缩是量子光学的基本概念,也是量子动力学的基本特性,在量子计算、量子传输以及量子通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纳米机械振子具有尺寸小、损耗低、品质因子高以及振动频率高等优势,在高精度测量、量子传感和量子计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全光学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为纳米机械振子耦合系统物理量的高精度测量提供新方法。金刚石氮空位中心(NV色心)具有较长的相干性、良好的操控性以及较易的读取性等独特的优点,是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传感的优良载体。本论文基于纳米机械振子耦合系统研究了量子纠缠、方差压缩、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等动力学特性以及量子传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缀饰态表象下基于石墨烯薄膜耦合原子和腔场系统的量子纠缠和方差压缩特性。通过调控原子相干角,讨论了纠缠和方差压缩随时间演化特性。实现了原子和石墨烯薄膜之间最大纠缠态的制备,发现了原子和腔场之间的纠缠随着原子相干角的增大而增大。论证了如何通过操控原子初态实现压缩从无到有的开关特性,并且可以制备压缩周期长、幅度大的声子场压缩态。进一步,分析了耗散对系统的纠缠和方差压缩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金刚石NV色心耦合纳米机械振子系统的光学特性以及精密测量。采用全光学pump-probe技术,运用海森堡-朗之万方法,通过调控系统参数,对吸收光谱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改变系统参数可以操纵电磁感应透明窗口的宽度以及大小。最后,根据吸收谱中峰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系统耦合强度、机械振子频率以及寿命等参数的测量。
其他文献
对损伤的桥梁进行加固维修有利于改善桥梁工作性能又能节约成本,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是一种先进的主动加固技术,安全便捷、高效稳定的锚具决定了预应力CFRP板加固体系的可靠性。本文以某高速公路桥梁预应力CFRP板加固工程为应用背景,对预应力CFRP板加固技术中的楔形夹片式锚具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分析了CFRP板楔形夹片式锚具的锚固原理,楔形夹片式锚具受力主要分为施加预紧力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未来一段时期还将有机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并将持续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每台汽车是有几千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每个零部件从研发到批产乃至到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整个寿命周期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未知风险,有的可能还会是危及企业存亡的危机。因此,传动轴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本文把S公司的传动轴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作为阐述的内容和研究主题,是十分有意义的。风险管理
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抗震、保温隔热等优点,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页岩陶粒为粗骨料,根据绝对体积法设计了以砂率、陶砂取代率和水灰比为变量的3个系列轻骨料混凝土和砂浆,并通过试验得到了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表观密度、导热系数、弹性模量等数据,分析了影响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通过细观力学理论,建立陶粒轻骨料混凝土两相模型,模拟得到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在时代发展中表现的最为突出的就是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城市生活而非乡村,随着这一特点的逐渐凸显,城市中的人们可以用来活动和放松的空间越来越少,绿地不断变为高楼大厦。地上空间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为了寻求更高速的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地下空间。其中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地铁、地下商城以及地下停车场等空间都属于地下建筑,而地下建筑的建设与地上建筑的建设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在向地下空间发
对厚壁焊接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工艺使用的中频电磁感应加热的温度控制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了能量控制策略。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工件的电磁感应加热能量控制方程,提出通过精确控制单位时间内加热电源的输出功率来间接控制被加热工件的升温温度的能量控制策略,并编制了控制程序。利用这种控制策略对特定工件的电磁感应加热过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厚壁焊接压力容器中频感应加热这种滞后非线性惯性系统,采用能量控制策
鉴于简支变结构连续梁桥独特的优势,该类桥型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在成桥运营阶段出现大量病害,本文首先研究简支变结构连续梁桥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病害种类,然后对造成各类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选取预应力体系、施工过程时间变量、施工过程大气环境变量、混凝土力学性能变量四大类变量,针对这四大类变量对于桥梁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详尽的敏感性分析,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预应力体系变量偏差的影
岩石-砂浆异性结构面普遍存在于现代岩土工程结构中,这类结构面受剪后的力学行为影响着相关工程的稳定性。实际工程中岩石和砂浆的接触面常以不规则形态呈现,目前,尽管已有对异性结构面剪切行为的研究,然而针对具有不规则的粗糙异性结构面剪切力学行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岩石-砂浆粗糙结构面剪切力学行为的研究。从Barton结构面形貌曲线中选取3条典型曲线(JRC分别为2.8、10.8、18.
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技术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已形成标准化的应用程序。风险因子评估及其评估结果的综合即失效模式的风险评估是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技术的关键内容。目前失效模式风险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给出更为复杂的评估模型,而缺乏对评估模型的工程应用考虑和各评估参数对评估结果影响性质和影响程度的研究。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首先基于风险因子的模糊置信区间评估模型,分别从团队决策和专
溶液除湿技术由于除湿效率较高且可采用低品位热源驱动而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Cl2/LiCl双溶液混联的两级新风除湿系统(简称HTLDFA系统),该系统采用环境空气作为CaCl2溶液的再生空气,LiCl溶液的再生空气由部分浓CaCl2溶液在CaCl2第二除湿器中制取。其余的浓CaCl2和所有的浓LiCl溶液依次对新风进行除湿,达到深度除湿的目的。文章首先对该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结
改革开放以来,地铁建设在我国城市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各个城市交通出行的强大网络枢纽。然而地铁建设当中的车站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富水软弱土层地区进行地下工程建设,深基坑降水开挖对工程安全及质量带了新的重大挑战。本文以福州地铁四号线光明港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案例,通过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依据相关文献及工程地质条件,重点研究分析了降水开挖对深基坑及支护结构变形规律,并且分析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