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迁移指的是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而逆向迁移则指学习者第二语言对母语的影响。国内外二语习得领域中,逆向迁移课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国内鲜有相关的论文或专著,更缺乏具体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具体实验考察第二语言英语对高级学习者母语汉语句法的影响,并从认知角度分析讨论了测试结果。本实验以自行设计的计算机程序TEST为测试工具,用以控制包括问卷调查、预实验、正式实验(句法判断时间测试以及句法判断结果测试)在内的所有过程,并精确记录反应时间、判断结果等数据。测试内容来源于报刊文献的十句变异句(类型包括名词前长定语、复杂句中的自由从句语序以及多种英式迁移结构)。实验结果回答了研究问题,具体表现为:总体上实验1组(高级英语学习者)所需的判断时间少于实验2组(接近汉语单语者);实验1组判别出“more+介词短语+than"与“独立语句首语序”两种迁移结构而实验2组没有辨别成功,两组都成功判别出"it is time to+verb".“主语+动词+介词短语”、“代词前从句作长定语”三种变异结构,而对“固定短语前长定语”、“完成时‘有’字结构”、“复杂句中自由从句语序”、“名词前多个形容词构成长定语”和‘’more+形容词+than"五种迁移结构皆表示接受。本文对实验1组及实验2组的反应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认知角度出发对句法判断结果的三类情况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整合语言系统使得二语学习者或使用者无意识地获得了元语言意识和更高的语言敏感度。大脑中联接的语言网络使学习者更快、更准确地处理任何一种语言信息输入。这一定程度上符合Vivian Cook提出的双语者“多元语用能力”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