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磁铆接设备研制及铆接工艺性能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dw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铆接作为一种新型铆接工艺,具有加载速率快、干涉量均匀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在国外,电磁铆接设备已实现了手持式,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国内,由于对电磁铆接技术研究还不完善,导致研制的手持式电磁铆接设备存在充电速度慢、能量利用率低和铆枪笨重等缺点。本文通过电路仿真、数值求解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充电回路、放电回路和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手持式电磁铆接设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充电回路分析中,基于恒流充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电路仿真研究了不同连接方式对电容组充电时间、各电容器电压分配及放电电流幅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恒流充电能实现快速充电,满足设计要求;相比于电容并联充电而言,多组电容串联使用时易造成电压分配不均;电容组采用两两串联后再四组并联充电能够更有效的缩短电容组充电时间,能提高放电电流上升速率和放电电流幅值,进而提高设备的能量利用率。在放电回路分析中,以同轴双圆环线圈结构为基本单元,通过累加求和的方法建立了成形线圈与驱动铜片整体互感值方程和放电回路参数方程,借助实测值对模型进行修正及数值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放电电压,有利于增大电磁力,成形线圈内导线轴向宽度和径向宽度分别在5~15mm和1~2.5mm范围内变化时,电磁力先增大后减小。通过人工鱼群算法得到较优的铆枪设计参数为:rxw=25mm、ax=0.9mm、bx=10mm、bc=7mm、K=5.1×104N·m-1、Cd=180N·s·m-1、mrz=1.2kg,根据优化后的参数对手持式电磁铆枪结构进行了设计。在控制系统分析中,以PLC作为设备主体控制元件,并选用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根据设备所需功能,分别对设备总体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进行了选型和设计,实现了PLC与恒流充电电源的自由口通讯及外部电路控制,达到了手持式电磁铆接设备可视化控制的目的。在设计的基础上将各部分进行加工和组装,对手持式电磁铆接设备进行了整体调试,结果表明,采用恒流充电单次充电时间小于6s,可实现一分钟10次的铆接;铆枪重量为2.75kg,便于手持;在500V内可实现φ6mmA11040铆钉的铆接,在700V下可实现φ8 mmA11040铆钉的铆接。
其他文献
传统的推进剂主要包括液体和固体推进剂。液体推进剂大多易燃、易爆,维护和使用安全性差,但比冲较大、推力可调、可多次点火启动和推力易控制。固体推进剂具有较高的维护和使用安全性,但能量特性低、比冲较低,实现多次重复起动比较困难,推力可控性差。为解决上述不足,近年来各国相继把研究方向转向了兼具二者优点的凝胶推进剂上。航煤作为新一代的液体推进剂燃料,应用前景广阔。本论文以普通煤油代替航煤,研究了纳米SiO_
衰老是一个受到严格遗传调控的过程,是植物叶片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叶片衰老以叶龄依赖的形式发生,受到内部因子和外界环境信号的综合调控,但具体分子机制仍然有待进一步阐明。植物激素是影响叶片衰老的重要内部因子之一,其中细胞分裂素一直被认为是叶片衰老的负调节因子,生长素也曾被认为负向调控叶片衰老,但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为叶片衰老的正调控因子。实验结果表明,AHK3功能缺失逆转35S:SSPP叶片晚衰表
股权众筹是指众筹平台在互联网上发布融资方需要融资的项目资料,向有投资需求的投资者进行宣传,从而吸引投资者投资、融资者以企业的股权作为回报的一种融资模式。股权众筹作
薄壁波纹管是一种有横向波纹的挠性管壳类零件,可作为传热元件、柔性连接件和弹性元件广泛应用于石化、冶金、船舶等领域。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其形状、尺寸及材质千差万别,成形方法也多种多样,但对于细长(无限长)环形波纹管的连续成形,由于管坯内部空间狭小,无法放入模具等传力介质,使得普通方法都无法成形。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采用特殊形状的旋轮,并使其绕管坯公转,分别进行缩径和缩距旋压,实现了细长环形波纹管的数值
随着电子产品朝着小型化、高集成度化的方向发展,沙漏型焊点互连技术凭借其缩短焊点尺寸、节距而大幅增加I/O端口数和极大地改善电迁移的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由于沙漏型焊料互连接头独特的几何结构以及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过度生长,使得接头的力学性能较差并容易产生严重的可靠性问题。为了适应电子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利用新工艺和新材料制备出具有优良可靠性的沙漏型互连接头。本文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通过控制镀
"本文是浙江调查总队联合课题《大数据时代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阐述了大数据的相关概念、原则,特别是大数据对政府统计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有关方面所
会议
携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的电磁波凭借涡旋相位分布和模态正交性等优势,在无线通信、雷达探测与电磁传感中具有较大的潜力。但传统OAM波束存在波束发散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随之产生的安全问题也对社会经济和大众隐私造成了巨大危害,网络空间安全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攻击从网络
协同过滤模型作为推荐算法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推荐为核心。其中基于矩阵分解模型的协同过滤推荐的影响最深远。在传统的矩阵分解模型基础上,近年来提出了诸
“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而历史唯物主义通常被称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所以,深入揭示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科学内涵,对于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实的个人”并非马克思凭空创制的概念,而是在批判和扬弃以往哲学家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论文的第一章着重梳理了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概念之理论来源,主要是讨论康德、费希特以及黑格尔的主体哲学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