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硕士研究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因素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sc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健康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大量研究显示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明显关系,体育锻炼可以给人类带来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效益,但是同样存在很多因素阻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与科技人员体质测试统计》的课题调查结果显示:20-29年龄段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分别为,女性25.1%,男性14.6%。关于影响公务员和科技人员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问卷提供的信息有限,尤其是心理因素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公务员和科技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属于久坐不动的群体,那么对于同样属于久坐不动的研究生群体,本研究着重关注影响他们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因素。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从心理因素的角度考察影响硕士研究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了20名全日制非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中10名男生,10名女生,通过对他们进行深度访谈收集资料,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数据。本研究结果显示:(1)影响硕士研究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因素包括兴趣,同伴,运动体验,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对锻炼的认知,评价系统,性格,习惯,童年经历,懒、惰性,行动力。进一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得到高一级的类属成分包括: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态度、行为控制感、行为意向、人格特质。(2)在影响研究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因素中存在男女差异,兴趣、同伴、评价系统对男女生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喜欢体育锻炼的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同伴的影响;女生比较关注自我效能,男生更关注他人评价。(3)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制定的锻炼计划也很难得到实施。(4)本研究支持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但是与这个模型相比,本研究还发现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属于人格特质的性格。态度-性格因素构成了影响研究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因素。上述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影响研究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因素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相互影响,这对今后加强体育锻炼的干预工作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竞技体育的改革,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今后发展竞技体育的趋势走向,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上海市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队为突破口,采用文献资料法、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对教与学关系的不同理解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设计。从历史上看,对于教学准备,特别是教学设计,其发展经历了教学笔记、传统教案、学案及导学案四个
随着文本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文本聚类技术成为了文本信息处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在知识发现、信息检索、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本聚类是采用无监督的
随着中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和汉语产生了兴趣。最近几年,全世界掀起了汉语热,塞尔维亚共和国也不例外。在塞尔维亚,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学习的条件也越来
期刊
叙事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能够传播的叙事才是成功的叙事,叙事与传播相互依存、交相辉映,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伴随互联网媒介的迅速发展,信息大爆炸重铸出一个全民叙事、全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