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多糖提取纯化及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iiiuu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茯苓是一种担子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的真菌,外形有菌丝体和菌核两部分。其菌核寄生于红松、马尾松根部。茯苓还是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的传统中药材,其应用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我国200多个传统中医精华方剂中,含有茯苓的就占了1/5,可以说是中药常用成分。而茯苓多糖为茯苓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和抗衰老等多种活性。本论文主要研究其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及质量控制方法。在提取工艺研究中,主要考虑了浸提水溶液温度、料水比和浸提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单因素的水平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分析,以获得最佳的粗多糖浸提工艺参数。然后采用中心组合设计进行放大试验,经统计回归分析得到茯苓粗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参数:料水比为1:9.4,浸提温度90℃,沉淀时酒精浓度70%,提取时间7.4小时左右。分离纯化从醇沉物入手。首先对比研究了Sevag法、木瓜蛋白酶法、及二者结合脱除蛋白质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蛋白质的脱除效果和多糖的损失,三种方法中酶法结合Sevag法较优,蛋白质脱除45.5%,多糖损失34.3%。然后利用超滤法对醇沉得到的粗多糖进行了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水溶性茯苓多糖。为对茯苓多糖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利用超滤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种不同产地的茯苓(广西茯苓、云南茯苓、湖南茯苓)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多糖的二元指纹图谱的工艺流程和分析方法。本方法首先对提取得到的多糖用三氟乙酸水解,随后由水解得到的单糖通过PMP进行衍生,然后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基于茯苓多糖的指纹图谱,最后利用夹角余弦法计算相似性。以广西茯苓为基准计算时,湖南和云南茯苓与其相似性分别为0.9190,0.7400。该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碳水化合物信息融合的多元指纹图谱方法可以有效的对不同产地的茯苓进行筛选,是一种有效的中药多糖质量控制的方法。
其他文献
以体细胞杂种红橘+枳、红橘+粗柠檬和有性杂种Troyer枳橙、Swingle枳柚作砧木的脐橙二年生嫁接苗为试材,于盆栽条件下研究砧木对苗木生长及根和叶中抗氧化酶系活性影响的结果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多年来一直深受国内外语言学家及研究者的关注。数词是现代汉语和英语词汇系统中独立的词类之一,在组词造句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既然一词
认知语言学理论和语用学原则使得人们进一步认识《圣经》同观福音书中大量存在的比喻现象。其中,“天国”的概念既是这些比喻故事也是福音书的主题。然而,这些比喻故事的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制定和颁行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法第二条第二款关于物权客体的规定,即“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有效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64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观
对基于环氧树脂灌封的三维叠层组件经过温度循环等考核后出现裂纹的机理进行探讨,通过分析认为,裂纹是灌封过程中引入的固有缺陷,后续在固化过程中收缩应力及热应力的作用下形成
篇章连贯是研究者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已有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章的连贯。有的学者分析书面语篇的连贯,但大多研究是从词汇,语法的角度进行的。也有的学者关注口语语
近年来,全球一体化飞速发展,跨国企业方兴未艾。在国际商务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文化的差异使跨国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遭遇挑战,克服这种差异成为
校园文化是中学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立足育人视角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校园文化的积极育人作用基础上,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现存的突出问题进行深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儿童语言主要输入者(一般为母亲)的跟踪观察,通过对比儿向语(或称妈姆语)和成人间对话之间的区别,来探讨南方汉语儿向语的音高特征。研究问题具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