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按照羟基磷灰石(HA):海藻酸钠(SA)=3.5:1的比例制备生物墨水,借助3D微挤压打印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海藻酸钠(HA/SA)支架,同时还在上述生物墨水中加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柚皮苷(NG)打印出羟基磷灰石/海藻酸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HA/SA/CGRP)缓释支架及羟基磷灰石/海藻酸钠/柚皮苷(HA/SA/NG)缓释支架,评价以上三种新型载药缓释支架的表征及成骨性能。材料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按照羟基磷灰石(HA):海藻酸钠(SA)=3.5:1的比例制备生物墨水,借助3D微挤压打印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海藻酸钠(HA/SA)支架,同时还在上述生物墨水中加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柚皮苷(NG)打印出羟基磷灰石/海藻酸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HA/SA/CGRP)缓释支架及羟基磷灰石/海藻酸钠/柚皮苷(HA/SA/NG)缓释支架,评价以上三种新型载药缓释支架的表征及成骨性能。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使用的生物墨水将按照HA:SA=3.5:1混合研制,借助3D打印技术制备HA/SA支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支架表面、Micro-CT计算支架孔径及孔隙率、溶胀率实验观察支架形态改变、模拟体液进行模拟矿化实验检测支架矿化性能;同时在上述生物墨水中加入CGRP和NG制备HA/SA/CGRP和HA/SA/NG支架,以研究HA/SA支架的药物控释作用;最后三种支架将通过细胞粘附实验和细胞增殖实验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检测其成骨性能、比格犬头颅骨缺损修复实验以评价其骨形成能力。结果SEM下可观察到三种支架表面粗糙,可见大量微小的孔隙,孔隙之间相互连通;Micro-CT结果显示三种支架均具有优良的孔隙率(83%);支架有较好的溶胀率,且其浸提液p H值呈弱碱性,有利于组织修复;模拟体液矿化实验结果见14天有大量矿化结节沉淀于支架表面;搭载NG和CGRP的支架可持续释放药物至21天。体外实验包括细胞粘附实验、CCK8、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三种支架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够促进骨再生,HA/SA/CGRP和HA/SA/NG支架表现出更好的成骨性能。比格犬头颅骨骨缺损修复中,通过Micro-CT、HE染色和TB染色结果也与体外实验结果相同。结论借助3D打印技术制备的HA/SA支架有优良的孔隙率;有一定的矿化能力;有生物相容性。相比HA/SA支架,HA/SA/NG和HA/SA/CGRP缓释支架在体内和体外试验均表现出更好的成骨性能。综上所述,HA/SA载药支架可以作为一种缓释体系可以搭载不同的药物从而改变传统的给药方式;其次,该支架可借助3D打印技术,在个性化精准修复骨缺损领域具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逐步受到关注和重视。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气污染的问题日益凸现。由于大气污染物可经呼吸道直接进入人体作用于呼吸系统,因此大气污染与慢性呼吸疾病的关联性受到普遍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疾病,占我国总体疾病负担第二位。国内外的疾病负
目的:预测和分析不同类型骨水泥弥散分布方式对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收治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155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参照X射线片判断骨水泥分布,分为骨水泥分离组(n=77,其中胸椎骨折22例,腰
目的: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恶性肿瘤死亡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5%以上,约1/3的NSCLC患者处于Ⅲ期,III期患者是一个异质性很大的群体,有少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大部分患者失去手术机会,既往标准治疗方式为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CCRT)),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
【背景】机械通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支持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这一类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中。然而,机械通气的使用也可能会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发生,并最终可能导致肺纤维化。肌成母纤维细胞是调节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细胞,其激活的主要方式是上皮间
目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亚基3(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 subunit3,EIF2S3)是蛋白质翻译起始过程的关键分子。已有研究揭示了EIF2S3在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预示其有望成为癌症的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探究EIF2S3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
研究背景与目的脓毒血症作为一种因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每年累及的人口多达数百万,总体表现出病死率高,预后差,经济负担重的特征,已经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和重视。母体妊娠期脓毒血症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三大病因。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感染源来自于泌尿生殖道,而妊娠期尿源性脓毒血症整体呈现出早期症状不明显、疾病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如果疾病早期出现漏诊并延误治疗时机,易迅速进展为脓毒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仍在逐年升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复发、转移是晚期宫颈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或肿瘤干细胞样细胞(cancer stem-like cells.CSLCs)是造成肿瘤复发、转移的根源。新近研究证明,miRNAs参与肿瘤干性的产生和维持。miR-148a-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