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绵羊OLA-DQA2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分析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e1r2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藏绵羊腐蹄病所带来的羊只死亡现象,选择与该病相关的OLA-DQA2基因为观测研究对象,分析群体中该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变异特征,为进一步寻求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依据。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967只表型正常和患病藏绵羊OLA-DQA2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克隆、测序群体内变异产生的各等位基因序列,同时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明确藏绵羊OLA-DQA2基因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藏绵羊DQA2基因第2外显子中表现了16个基因型,新发现藏绵羊群体中OLA-DQA2基因第2外显子有8个新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OLA-DQA2*I、*J、*K、*L、*M、*N、*O和*P,从而使绵羊基因库中该座位的等位基因数量从23个增加到31个。序列分析中发现71个核苷酸多态位点,这些多态位点主要由点突变形成,其中转换39个(占54.9%),颠换23个(占32.4%)。系统发育树表明:31个DQA2序列中6个更相似于牛的DQA3或DQA4序列,为了区分其它DQA2序列,命名为类-DQA2序列。在藏绵羊中OLA-DQA2*N为类-DQA2序列。没有证据显示在绵羊中存在类-DQA5序列。高度的序列多态性和大量突变位点的检测充分证明藏绵羊DQA2基因第2外显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群体中可能蕴藏着更多的抗性遗传资源。腐蹄病表型与基因型的进一步观察分析,可能找到该基因座位上的最佳等位基因,最终制订出抗病选种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用于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60例利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其远期记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7年5月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4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00例利用
目的:研究与分析优化口腔科门诊导诊工作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4月口腔科门诊导诊工作情况,总结分析挂号错乱、投诉事件原因,并于2017年5—8月实施优化改
目的:分析2017年5月份武进区3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治情况,为合理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17年5月份武进区3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诊治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资料